浅析阿利卡的绘画语言
发布时间:2021-02-12 08:03
20世纪晚期,虽然观念艺术在世界上占据了主流位置,但也不乏一些专门从事传统架上绘画的画家,他们依然活跃在欧洲的各个国家。其中有我们早已熟知的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意大利画家莫兰迪、古图索、怀斯等等这些绘画大师,而阿利卡也是其中的一员。阿维格多·阿利卡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新具象表现主义画家,他的绘画艺术犹如一块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他始终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他思考着、审视着,在直觉中蕴含着理性的、视觉的“真实”表现。从而使得他的绘画艺术无论是从观物方式上、绘画语言上还是从表现题材上,都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阿利卡独具个性的绘画品质,与他早期抽象绘画的经历息息相关。当他认识到“绘画的实质不是记忆和重构而是观察”时,他不再满足于前人观察物象的方式和视觉经验,而是以全新的勇气去重新审视绘画艺术。最终超越了传统绘画的视觉经验和模式,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了对具象绘画的研究。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生活背景阐述阿利卡绘画风格的转变原由
1、童年时期,逃亡之路(罗马尼亚)
2、少年时期,学习绘画(巴勒斯坦、巴黎)
3、青年时期,风格转变(法国、意大利)
第二章 阿利卡具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思想追求
1、无先验的观物方式
2、全新的绘画视角
3、描绘身边的平凡事物
4、形体具有生命痕迹—气
第三章 阿利卡画面的特质与其他画家、流派的异同点
1、与印象派的用色特点进行比较
2、与莫兰迪的绘画理念进行比较
3、与古典绘画的构图理念进行比较
4、与弗洛伊德的笔触特点进行比较
第四章 由阿利卡独特的绘画观引发的深思
1、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
2、绘画的实质是“描绘”取代“再现”
3、对生命本体个性的追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找真实中的差异:莫兰迪静物画题材研究[J]. 於玲玲. 艺术百家. 2009(05)
[2]观看与呈现——阿利卡写生中的视觉之思[J]. 魏亮. 作家. 2008(18)
[3]触摸弗洛伊德[J]. 翁诞宪. 新美术. 2001(02)
[4]阿利卡的早期生涯[J]. 余丁. 世界美术. 1995(03)
本文编号:3030525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生活背景阐述阿利卡绘画风格的转变原由
1、童年时期,逃亡之路(罗马尼亚)
2、少年时期,学习绘画(巴勒斯坦、巴黎)
3、青年时期,风格转变(法国、意大利)
第二章 阿利卡具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思想追求
1、无先验的观物方式
2、全新的绘画视角
3、描绘身边的平凡事物
4、形体具有生命痕迹—气
第三章 阿利卡画面的特质与其他画家、流派的异同点
1、与印象派的用色特点进行比较
2、与莫兰迪的绘画理念进行比较
3、与古典绘画的构图理念进行比较
4、与弗洛伊德的笔触特点进行比较
第四章 由阿利卡独特的绘画观引发的深思
1、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
2、绘画的实质是“描绘”取代“再现”
3、对生命本体个性的追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找真实中的差异:莫兰迪静物画题材研究[J]. 於玲玲. 艺术百家. 2009(05)
[2]观看与呈现——阿利卡写生中的视觉之思[J]. 魏亮. 作家. 2008(18)
[3]触摸弗洛伊德[J]. 翁诞宪. 新美术. 2001(02)
[4]阿利卡的早期生涯[J]. 余丁. 世界美术. 1995(03)
本文编号:303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3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