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幻想画的视觉文化及其科学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19:08
科学幻想画作为科幻题材的视觉文本,其视觉文化表达一直被人们所忽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都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笔者从视觉文化这一视角入手,对科学幻想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且讨论了视觉文化在其中的意义,笔者还利用了若干实例和分类,研究了科学幻想画的视觉文化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幻想画和科学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视觉文化这一独特的视角,开拓科学幻想画在科学传播领域研究的新路径,将视觉文化研究带入科学传播范畴。同时,关注科学幻想画爱好者这一受众群体特殊人群的科学传播形式和对于其理解科学的不同方式的解读。尝试解析其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少众群体对于科学传播的不同理解和对科学知识的接受过程中的不同。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次运用视觉文化视角将科学幻想画作为科学传播理论的研究对象。并将视觉文化理论运用于科学传播理论,并尝试以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科学幻想画和其受众进行较为深入的哲学分析。这样的工作,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文化以及科学哲学领域,都是新颖的并具有意义的工作。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视觉文化视角下的科学幻想画研究
2.1 什么是科学幻想画?
2.2 科学幻想画的视觉文化研究实例
2.3 视觉表现的特殊性
2.4 关于科学幻想画与科学传播
第三章 科学幻想画的科学意谓
3.1 科学幻想画中的科学和幻想
3.2 科学幻想画在受众中的传播
3.3 从科学幻想画看科学
3.4 科学幻想画研究与科普:冲突和交融
第四章 科学幻想画在中国的科学传播实践角色分析
4.1 关于科学幻想画的访谈及其分析
4.2 媒体在科学幻想画的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分析
4.3 科学幻想画在中国科学传播里的现状分析
第五章 科学幻想画研究发展及其展望
5.1 科幻画的特殊地位及后续研究方向和意义
5.2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觉文化之研究综述[J]. 孙士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0)
[2]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和科学家[J]. P.Weingart,C.Muhi,P.Pansegrau,程萍. 科普研究. 2008(05)
[3]大众传媒对院士科学传播行为的影响分析[J]. 詹正茂,舒志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4]哥特文学视野中的爱伦·坡小说[J]. 宋琦,谢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9)
[5]试论科学传播的美学转向[J]. 张九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5)
[6]科学传播不可缺乏的科学之道[J]. 曹飞. 声屏世界. 2008(09)
[7]“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图像学视阈下的历史的形象/文本再现[J]. 邵斌,陆晓波. 新闻界. 2008(04)
[8]从图像艺术的审美和表现看绘画与设计[J]. 颜兰华,卢一.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8(05)
[9]当代视觉文化现象浅析[J]. 丁玲. 网络财富. 2008(09)
[10]论“视觉时代”的阅读[J]. 徐小立,秦志希.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032441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视觉文化视角下的科学幻想画研究
2.1 什么是科学幻想画?
2.2 科学幻想画的视觉文化研究实例
2.3 视觉表现的特殊性
2.4 关于科学幻想画与科学传播
第三章 科学幻想画的科学意谓
3.1 科学幻想画中的科学和幻想
3.2 科学幻想画在受众中的传播
3.3 从科学幻想画看科学
3.4 科学幻想画研究与科普:冲突和交融
第四章 科学幻想画在中国的科学传播实践角色分析
4.1 关于科学幻想画的访谈及其分析
4.2 媒体在科学幻想画的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分析
4.3 科学幻想画在中国科学传播里的现状分析
第五章 科学幻想画研究发展及其展望
5.1 科幻画的特殊地位及后续研究方向和意义
5.2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觉文化之研究综述[J]. 孙士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0)
[2]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和科学家[J]. P.Weingart,C.Muhi,P.Pansegrau,程萍. 科普研究. 2008(05)
[3]大众传媒对院士科学传播行为的影响分析[J]. 詹正茂,舒志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4]哥特文学视野中的爱伦·坡小说[J]. 宋琦,谢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9)
[5]试论科学传播的美学转向[J]. 张九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5)
[6]科学传播不可缺乏的科学之道[J]. 曹飞. 声屏世界. 2008(09)
[7]“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图像学视阈下的历史的形象/文本再现[J]. 邵斌,陆晓波. 新闻界. 2008(04)
[8]从图像艺术的审美和表现看绘画与设计[J]. 颜兰华,卢一.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8(05)
[9]当代视觉文化现象浅析[J]. 丁玲. 网络财富. 2008(09)
[10]论“视觉时代”的阅读[J]. 徐小立,秦志希.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032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3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