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紫兰艺术观及其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21:00
关紫兰(1903—1985)是中国早期西洋美术的开拓者之一,上世纪20至40年代在中国早期的洋画界颇具影响力,画风融合西方野兽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现代风格及中国文人画审美趣味于一体,融西方艺术重写实的科学精神与东方艺术重写意的审美追求于一治,同时深受日本画风的熏陶,极具现代艺术倾向,能博采众长而自成一格,是东西艺术融合的集大成者,其有容乃大的艺术精神以及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为当下的实验性绘画创作带来了启示,并为洋为中用、中西融合的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世纪初期,西方哲学、宗教、社会思潮、美术及美学观念等全面倾入中国,西画教育蓬勃展开,私立学校的创建蔚然成风、艺术社团和美术刊物纷纷涌现,西学的大力引进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西绘画开始打破文化对垒逐渐向融合共存之势发展,中国的西画家也经历了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相互冲突与碰撞、融合与共生的复杂历程。关紫兰艺术观的形成及其绘画创作无不打上对外来艺术移植、对自身文化内省的时代烙印。因此,探究关紫兰艺术观的形成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20世纪初中国留学热潮的涌现,五四时...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选题的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关紫兰艺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19、20世纪之交中国的留学热潮
2.2 五四时期新美术运动的兴起
2.3 关紫兰的生平概述
第三章 关紫兰艺术观的形成
3.1 师承关系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3.1.1 洪野对其艺术的启蒙
3.1.2 新美术运动先驱陈抱一的影响
3.1.3 海派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
3.2 西方美术带来的冲击
3.2.1 学院派的写实基础
3.2.2 野兽派艺术的彰显
3.2.3 后印象派艺术的体现
3.3 东方传统审美趣味的融入
3.4 关紫兰艺术观的成熟
第四章 关紫兰艺术观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4.1 狂放有致的形色表达
4.2 写意性线条在西画中的运用
4.3 平面性与装饰性的表现
4.4 诗意化的意境追求
第五章 关紫兰艺术观的文化意义
5.1 有容乃大的精神对艺术创新的启示
5.2 中西美术交融中画家选择的特殊性
5.3 中西绘画理念与技法融合的必然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民国走来的女画家关紫兰[J]. 沈席华. 档案春秋. 2010(11)
[2]关紫兰:远处的一盏明灯[J]. 丁言昭,马婕. 上海采风. 2010(09)
[3]东西艺术之前途[J]. 林风眠. 中国画画刊. 2010(03)
[4]中国画改良论[J]. 徐悲鸿. 中国画画刊. 2010(01)
[5]中国闺秀油画家关紫兰[J]. 丁言昭. 世纪. 2008(01)
[6]历史上下文中的“美术”和“美术革命”[J]. 吕澎. 文艺研究. 2007(09)
[7]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画学之变[J]. 万青力. 中国美术馆. 2005(07)
[8]“远处的一盏明灯”——女画家关紫兰研究[J]. 陈飞清.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4)
[9]二十世纪初的女性画家[J]. 徐龙森. 美术. 2005(03)
[10]20世纪中国美术的留学生[J]. 刘晓路. 美术. 2000(07)
博士论文
[1]中国清末民初的美术与社会研究[D]. 苏滨.首都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国早期油画中的本土情结[D]. 蔡璐.南京艺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046554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选题的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关紫兰艺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19、20世纪之交中国的留学热潮
2.2 五四时期新美术运动的兴起
2.3 关紫兰的生平概述
第三章 关紫兰艺术观的形成
3.1 师承关系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3.1.1 洪野对其艺术的启蒙
3.1.2 新美术运动先驱陈抱一的影响
3.1.3 海派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
3.2 西方美术带来的冲击
3.2.1 学院派的写实基础
3.2.2 野兽派艺术的彰显
3.2.3 后印象派艺术的体现
3.3 东方传统审美趣味的融入
3.4 关紫兰艺术观的成熟
第四章 关紫兰艺术观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4.1 狂放有致的形色表达
4.2 写意性线条在西画中的运用
4.3 平面性与装饰性的表现
4.4 诗意化的意境追求
第五章 关紫兰艺术观的文化意义
5.1 有容乃大的精神对艺术创新的启示
5.2 中西美术交融中画家选择的特殊性
5.3 中西绘画理念与技法融合的必然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民国走来的女画家关紫兰[J]. 沈席华. 档案春秋. 2010(11)
[2]关紫兰:远处的一盏明灯[J]. 丁言昭,马婕. 上海采风. 2010(09)
[3]东西艺术之前途[J]. 林风眠. 中国画画刊. 2010(03)
[4]中国画改良论[J]. 徐悲鸿. 中国画画刊. 2010(01)
[5]中国闺秀油画家关紫兰[J]. 丁言昭. 世纪. 2008(01)
[6]历史上下文中的“美术”和“美术革命”[J]. 吕澎. 文艺研究. 2007(09)
[7]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画学之变[J]. 万青力. 中国美术馆. 2005(07)
[8]“远处的一盏明灯”——女画家关紫兰研究[J]. 陈飞清.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4)
[9]二十世纪初的女性画家[J]. 徐龙森. 美术. 2005(03)
[10]20世纪中国美术的留学生[J]. 刘晓路. 美术. 2000(07)
博士论文
[1]中国清末民初的美术与社会研究[D]. 苏滨.首都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国早期油画中的本土情结[D]. 蔡璐.南京艺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046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4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