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工笔人物画开放性空间表现方式
发布时间:2021-02-23 23:29
绘画空间是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叙述和营造方式直接反映艺术家个体和时代的风格特征。当下的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空间表现受传统以及徐蒋体系观念方式影响,主要以自然主义具象写实居多,整体面貌趋于单一,习惯性与程式化痕迹较重,长期以来缺乏新的突破。而隶属于新工笔现象的新工笔人物画,其空间表现语言既不困守于主流的写实方式,也不归入胡明哲、胡伟那样的完全抽象的构成性绘画,而是活用各种表现语言因素,把具体物象、空间进行重组,创造出一种既充满了客观事物元素,又如同梦境般脱离真实世界的主观绘画空间。他们主张根据自己的视觉、精神经验和审美特质,以轻松开放的心态灵活借鉴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各种图式元素和理论思想,目的是重新树立文化自信和为工笔画松绑。在这种主张之下,新工笔人物画的绘画空间具有开放性的面貌特征:将古今中外的各式艺术样式与自身的视觉体验和内心需求有机结合,为工笔人物画探寻出新的绘画空间语言可能性。其作品的空间语言形式多样,通过对其中多幅代表性绘画的分项研究,在空间构成要素上有以下一些现象:二维平面性与三维纵深感交互相融的物形和空间的多维度呈现;纤细虚浮、疏密对比强烈的线性空间;突出...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选题说明
一 绘画空间的概述
二 新工笔人物画概述
第二节 研究概况
一 研究重点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可行性与创新之处
第三节 徐蒋体系下现代工笔人物画空间表现的一般形式
一 写实的“习惯”—徐蒋体系空间表现形式概述
二 写实的“疑问”—徐蒋体系空间表现形式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新工笔人物画“开放性”空间表现方式的展现
第一节 形体
一 物体的形
二 空间的形
第二节 位置
一 构图
二 动势与方向
第三节 纵深
— 透视与重叠法
二 虚实
第四节 色彩
一 色调
二 明暗
第五节 线
一 体块
二 疏密
第六节 时空
第三章 新工笔人物画“开放性”空间表现方式的思考
第一节 “开放性”空间特征的再解读
一 观念先行的寓意空间
二 向内行走的私化空间
三 超越时空的视幻空间
第二节 “开放性”空间的可行性
一 突破和创新
二 问题和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3048412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选题说明
一 绘画空间的概述
二 新工笔人物画概述
第二节 研究概况
一 研究重点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可行性与创新之处
第三节 徐蒋体系下现代工笔人物画空间表现的一般形式
一 写实的“习惯”—徐蒋体系空间表现形式概述
二 写实的“疑问”—徐蒋体系空间表现形式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新工笔人物画“开放性”空间表现方式的展现
第一节 形体
一 物体的形
二 空间的形
第二节 位置
一 构图
二 动势与方向
第三节 纵深
— 透视与重叠法
二 虚实
第四节 色彩
一 色调
二 明暗
第五节 线
一 体块
二 疏密
第六节 时空
第三章 新工笔人物画“开放性”空间表现方式的思考
第一节 “开放性”空间特征的再解读
一 观念先行的寓意空间
二 向内行走的私化空间
三 超越时空的视幻空间
第二节 “开放性”空间的可行性
一 突破和创新
二 问题和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304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4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