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浮雕壁画的形式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06:34
如今浮雕壁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在美化、装饰空间环境、满足精神需求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浮雕壁画更是在形式语言、艺术造型、情感传达等方面展现出难以比拟的特点与韵味,是一种可触可感的艺术载体。形式语言是浮雕壁画外部的最直接艺术体现,文中以特殊创作背景下的《愚公移山》、《古代文明,今日辉煌》和《祖国颂》三幅浮雕壁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艺术价值和现代壁画的创作启示。文中从选取的三幅中国国家博物馆浮雕壁画创作时代背景角度出发,对其创作主题和过程、作品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阐述其主题性创作和功能性创作的形成过程。对《愚公移山》、《古代文明,今日辉煌》和《祖国颂》三幅浮雕壁画的主题题材、构图形式、造型取向、材质肌理、表现技法等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和阐释。浮雕壁画的形式语言不仅在其外在展现,更有丰富的形式语言精神内涵,尤其是在空间结构,“藏”与“露”、多重空间及叠层式构图形式,夸张强化、穿插重组的造型语言,粗犷肌理与光影表现技法,民族精神传承的精神内涵等方面。结合笔者实地观摩、艺术评价进行归纳探析,使其通过形式语言表达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突出显现。...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线的简约与概括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 15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Fig.15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重组的造型语言打破传统的造型语言创作手法,以具有当代构成主义特质的浮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 16 《古代文明》中文化符号的组合Fig.16 Ancient Civilization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Symbols“今日辉煌”部分是运用具有当代科技感的几何形体造型语言构建整幅画如图 17)。艺术家将高速公路设计成曲直的造型,与太空遨游的造型组合在,几何造型的圆形浮雕与弯转曲直的高速公路重组在一起,有着时空交错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永远的丰碑[J]. 宗和. 新湘评论. 2018(18)
[2]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建构[J]. 黄宗贤. 美术. 2018(08)
[3]图像和革命史——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J]. 李冠燕. 艺术探索. 2018(04)
[4]功能诉求与创作模式——新中国30年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基本特征[J]. 李冠燕. 中国书画. 2018(06)
[5]浅析新中国美术的发展特征[J]. 宋成艺. 戏剧之家. 2018(04)
[6]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时代特色[J]. 陈履生. 中国艺术. 2017(10)
[7]论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J]. 杨茗,李骜. 艺术教育. 2016(04)
[8]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领域对国家形象塑造及其思考[J]. 杨简茹. 美术观察. 2014(01)
[9]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J]. 蒲江. 包装工程. 2011(16)
[10]以艺术的方式承载公共记忆——由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景观设计想到的[J]. 赵志红.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0(03)
硕士论文
[1]米开朗基罗《西斯廷天顶壁画》的形式语言研究[D]. 朱万雷.中国美术学院 2016
[2]壁画艺术在当代公共空间中的应用[D]. 谢益民.湖北美术学院 2015
[3]当代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D]. 许俊婕.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行走的空间[D]. 熊洁.西南大学 2009
[5]当代浮雕壁画的艺术语言研究[D]. 李良.西南大学 2006
[6]壁画的时空建构[D]. 秦德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48947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线的简约与概括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 15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Fig.15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重组的造型语言打破传统的造型语言创作手法,以具有当代构成主义特质的浮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 16 《古代文明》中文化符号的组合Fig.16 Ancient Civilization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Symbols“今日辉煌”部分是运用具有当代科技感的几何形体造型语言构建整幅画如图 17)。艺术家将高速公路设计成曲直的造型,与太空遨游的造型组合在,几何造型的圆形浮雕与弯转曲直的高速公路重组在一起,有着时空交错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永远的丰碑[J]. 宗和. 新湘评论. 2018(18)
[2]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建构[J]. 黄宗贤. 美术. 2018(08)
[3]图像和革命史——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J]. 李冠燕. 艺术探索. 2018(04)
[4]功能诉求与创作模式——新中国30年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基本特征[J]. 李冠燕. 中国书画. 2018(06)
[5]浅析新中国美术的发展特征[J]. 宋成艺. 戏剧之家. 2018(04)
[6]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时代特色[J]. 陈履生. 中国艺术. 2017(10)
[7]论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J]. 杨茗,李骜. 艺术教育. 2016(04)
[8]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领域对国家形象塑造及其思考[J]. 杨简茹. 美术观察. 2014(01)
[9]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J]. 蒲江. 包装工程. 2011(16)
[10]以艺术的方式承载公共记忆——由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景观设计想到的[J]. 赵志红.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0(03)
硕士论文
[1]米开朗基罗《西斯廷天顶壁画》的形式语言研究[D]. 朱万雷.中国美术学院 2016
[2]壁画艺术在当代公共空间中的应用[D]. 谢益民.湖北美术学院 2015
[3]当代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D]. 许俊婕.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行走的空间[D]. 熊洁.西南大学 2009
[5]当代浮雕壁画的艺术语言研究[D]. 李良.西南大学 2006
[6]壁画的时空建构[D]. 秦德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48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4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