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德国新表现主义油画作品中肌理的趣味性

发布时间:2021-03-05 22:30
  在美术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画面肌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演示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审美趣味。画面肌理是作品中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从整个绘画史的发展来看,无论什么年代的作品,或什么画派的作品,画面肌理就是画面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幅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笔触的运笔产生肌理,这种肌理通过材料,即颜料、画笔、画布等等材料的物质特性与艺术家情感、智慧的融合,从而唤起了观者审美情感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本文借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品肌理的表现趣味为载体,首先就德国新表现主义油画材料与时代的文化、审美趣味及科学技术发展对肌理演变的影响加以阐述,研究其作品中肌理的表现手段及审美趣味。然后,对一些艺术家的作品的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肌理对画家的风格的形成、个性魅力、情感表达和增强作品表现力的重要性,以及肌理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最后,论述了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关于油画肌理的几点思考。对于我们反思油画肌理语言的演变、积累和丰富艺术家的“视觉经验”,提高艺术家的自主原创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德国新表现主义油画作品中肌理的趣味性


《采花少女》希腊壁画(局部)

婚礼


《阿诺芬尼的婚礼》凡·爱克

伦勃朗,自画像,传统油画,尼德兰


自画像伦勃朗世纪出的6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绘画肌理美[J]. 赵经寰.  美术. 1985(11)



本文编号:3065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65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