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09 10:19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让更多的工笔人物画家在创作时,重视“写意精神”的体现。针对当前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在全国性大展展出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普遍画的太“工”,太“细”;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忽视,以及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如何找回“写意精神”,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翻阅和研究了大量绘画理论以及相关书籍中发现,“写意精神”是中国画传统的审美标准,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应该以此为准绳。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出现一些“写意精神”迷失的现象,是因为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运用到中国画传统的美学精神——“写意精神”,本文从古代优秀的人物画开始说起,一直谈到现、当代的优秀工笔人物画作,例举了一些闻名中外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目的在于警醒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写意精神”在中国画中是一直存在的,不要忘记了“写意精神”的重要性,要时刻提醒自已如何在工笔人物画中赋予其“写意精神”。更不要因为画的是工笔,就不去追求中国画所共有的“写意精神”的美学要求。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


梁楷《李白行吟图》

人物画,绘画形式,审美意识,社会生产力


统工笔人物画的演变过程人物画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绘画形式。画和陶器上的图案,已能看出我国古代在人物画方面以线为主要造型手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构图、是

人物图,龙凤


熟彩黑白的搭配、虚实的对比、动静的处理都中国人物画特有的民族风格和早期的工笔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虽受玄学、佛学影响,但依然沿袭着汉代的风气,庙堂绘画也多以政治教化为主,但绘画题材已成多元化现象。文人士大夫步入画坛之后,山水画自成一派。东晋顾恺之主张绘画要传神,即绘画中的人物形象要鲜明而具有图 2.3 《龙凤人物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画的写意性[J]. 蒋海鹏.  才智. 2009(14)
[2]再谈工笔画的写意性[J]. 唐勇力.  美术. 2009(04)
[3]回归直觉——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J]. 韩朝.  美术. 2009(03)
[4]意象写真,为民讴歌——李传真工笔作品《民工》系列、《工棚》与近作释析[J]. 陈孟昕.  美术. 2009(02)
[5]论当代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写意性[J]. 江丽.  美术大观. 2008(04)
[6]关于工笔画写意精神的砚边拾得[J]. 张伟民.  美术. 2008(02)
[7]浅谈工笔画的写意性[J]. 顾伟玺.  国画家. 2005(06)
[8]工笔画的写意性及其表现[J]. 郑红雨.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8)
[9]论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 叶华.  美术观察. 2004(09)
[10]继承与超越——对中国工笔人物画传统的再思考[J]. 王天胜.  美术大观. 2004(06)

博士论文
[1]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 樊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意象”工笔人物写意性之魂[D]. 孙春霞.中央美术学院 2007
[2]从历史走向未来[D]. 蔡晓满.河南大学 2006
[3]工笔人物画的意象研究及教学[D]. 谢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7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7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