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王叔晖工笔重彩仕女画对我创作《聊斋新编之聂小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4 07:25
  《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集①,其中不少作品都寓意深刻,而故事《聂小倩》经过影视媒体的拍摄传播,已是大众知晓率很高的作品。我对影响我创作的《聊斋志异》及影视作品《聂小倩》进行了简要解读和总结。本文对王叔晖工笔重彩仕女画对我创作起到主要影响的方面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论述。仕女画是人物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支,历经千年,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变迁,当代仕女画已经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反映出当代社会的审美包容性。以审美消费化为特征的当代社会,审美疲劳太容易出现。昙花一现的美容易得到,百看不厌的美难以找寻。王叔晖的仕女画是创新和继承的转折点,是值得我借鉴学习的最好范例。最后我对原著《聂小倩》进行了符合进步价值观的改编。对我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进行创作进行了说明。并对人物设计及构图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个选题的现实意义很明确,即在各种当代艺术、抽象艺术兴旺的今天,回归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朝花夕拾,借鉴现代影视,结合传统连环画特征,吸收以王叔晖为主的工笔重彩仕女画创作手法,以期实现一个从传统中来,但不隶属于传统的作品。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创作背景
    一、对于《聊斋志异》的认识
    二、对故事《聂小倩》的解读
        (一) 对《聊斋志异》原版《聂小倩》的解读
        (二) 对现代影视作品《倩女幽魂》塑造的聂小倩的解读
第二章 影响我创作的王叔晖工笔重彩仕女画的审美特征及表现技法
    一、写实的风格
    二、生动准确的人物形象
    三、含蓄典雅的审美特征
    四、精致准确的线条
    五、“轻重有度”——对比调和的用色
    六、细腻滋润
第三章 关于我的创作实践
    一、以连环画作为创作形式
        (一) 连环画的历史和现状
        (二) 以连环画作为创作形式的原因
    二、情节及画幅安排
        (一) 对故事《聂小倩》的改编
        (二) 画幅安排
    三、人物设定及构图
        (一) 对主角聂小倩的设计
        (二) 对宁采臣、燕赤霞、老妖及其他人物形象的设计
        (三) 有关构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部分作品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连环画衰落的原因[J]. 石春鸿,胡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2]论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J]. 吕敏.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5)
[3]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J]. 杨海波.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11)

博士论文
[1]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D]. 宛少军.中央美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王叔晖的仕女画研究[D]. 王焕.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1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1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