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景书屋贺叶恭绰六秩《祝寿图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20:34
梅景书屋贺叶恭绰六秩《祝寿图册》,是民国后期书画贺寿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画作之一。《祝寿图册》有着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但目前学术界对《祝寿图册》的研究有待推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探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祝寿图册》八幅作品进行阐释以及作者的介绍,对《祝寿图册》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在了解整个传统文化与祝寿活动这个大背景基础上,对《祝寿图册》每幅作品的图像元素进行细致阐释,揭示其所蕴含的祝寿寓意,这主要集中在第二章。第三章主要是对梅景书屋师生的关系分析,以及对吴湖帆和叶恭绰交游的考证,大致从书画鉴藏观念与诗词唱和、社团活动、书法收藏和书画业务展开讨论。本文运用图像学等方法,通过对《祝寿图册》的研究,梳理了民国书画祝寿的传统、揭示图册中一些重要物像的祝寿寓意,并以吴湖帆和叶恭绰的交往为中心,以点带面窥探民国文人间的交游。本研究将为今后祝寿题材绘画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启示。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吴湖帆《元人词意图》1-1-2徐邦达《秋山萧寺图》《祝寿画册》第一帧是吴湖帆所作的《元人词意》,款署“学曹贞素[1]
-3王季迁《松涛图图》1-1-4陈定山《松山参禅图》
-5陈子清《南岳松山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寿文化与道教思想略论[J]. 韩霞. 人文天下. 2017(05)
[2]究竟是“梅景”还是“梅影”——为梅影书屋正音[J]. 吴元京. 书与画. 2016(12)
[3]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本体特点[J]. 孔六庆,王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4)
[4]吴湖帆艺术生涯代表标准的民国趣味[J]. 汤哲明. 中国书法. 2016(11)
[5]吴湖帆鉴藏中的苏州文脉[J]. 黄朋. 中国书法. 2016(11)
[6]吴湖帆和他的收藏圈朋友[J]. 李维琨. 中国书法. 2016(11)
[7]中国古代皇室祝寿图像的主题与意象构成[J]. 程波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02)
[8]论祝寿图中的“后繁”诉求与福寿意涵[J]. 程波涛. 美与时代(中). 2016(03)
[9]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J]. 候盼红. 黑龙江史志. 2016(02)
[10]时代与书风:叶恭绰家族三代的书法[J]. 童宇. 美术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民俗艺术学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D]. 程波涛.东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叶恭绰古物保护研究[D]. 孙方.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近现代非学院传统美术教育研究[D]. 林李硕.中国美术学院 2014
[3]明中叶江南文人山水祝寿图寓意研究[D]. 李月云.南京艺术学院 2013
[4]叶恭绰的收藏与“未完成的中国美术史”[D]. 杨雨瑶.中国美术学院 2013
[5]吴湖帆《丑簃日记》与书画鉴藏研究[D]. 刘丹青.中央美术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082911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吴湖帆《元人词意图》1-1-2徐邦达《秋山萧寺图》《祝寿画册》第一帧是吴湖帆所作的《元人词意》,款署“学曹贞素[1]
-3王季迁《松涛图图》1-1-4陈定山《松山参禅图》
-5陈子清《南岳松山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寿文化与道教思想略论[J]. 韩霞. 人文天下. 2017(05)
[2]究竟是“梅景”还是“梅影”——为梅影书屋正音[J]. 吴元京. 书与画. 2016(12)
[3]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本体特点[J]. 孔六庆,王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4)
[4]吴湖帆艺术生涯代表标准的民国趣味[J]. 汤哲明. 中国书法. 2016(11)
[5]吴湖帆鉴藏中的苏州文脉[J]. 黄朋. 中国书法. 2016(11)
[6]吴湖帆和他的收藏圈朋友[J]. 李维琨. 中国书法. 2016(11)
[7]中国古代皇室祝寿图像的主题与意象构成[J]. 程波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02)
[8]论祝寿图中的“后繁”诉求与福寿意涵[J]. 程波涛. 美与时代(中). 2016(03)
[9]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J]. 候盼红. 黑龙江史志. 2016(02)
[10]时代与书风:叶恭绰家族三代的书法[J]. 童宇. 美术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民俗艺术学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D]. 程波涛.东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叶恭绰古物保护研究[D]. 孙方.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近现代非学院传统美术教育研究[D]. 林李硕.中国美术学院 2014
[3]明中叶江南文人山水祝寿图寓意研究[D]. 李月云.南京艺术学院 2013
[4]叶恭绰的收藏与“未完成的中国美术史”[D]. 杨雨瑶.中国美术学院 2013
[5]吴湖帆《丑簃日记》与书画鉴藏研究[D]. 刘丹青.中央美术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082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