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人”说与六朝肖像绘画视野
发布时间:2021-03-15 00:37
“象人”一词是古代肖像绘画的早期称谓。“象人”说远溯先秦之“俑”,是从指称刻木为人而逐渐移身至肖像绘画的词语。从现有文献看,绘画“象人”说的流布至少在南朝与盛唐两百余年间,其后逐渐式微。“象人”是一个朴素而意蕴深刻的肖像概念,不仅蕴含“像”与“人”的关系,而且体现“像”与“人”交互的历史演进。顾恺之“传神”理论的提出,意谓肖像画成为对个体生命的深描,并以此奠定了中国古代肖像画的美学高度。“传神”是六朝“象人”的观念视野,“象人”是古代肖像绘画形态的正式建立。六朝肖像画又提出“生人”与“悟对”的言说,这些词语与“传神”同样重要,且相互阐释,这是以往所忽视的。“生人”指涉对象与成像,这个“生人”体现出肖像绘画摆脱先秦灵魂崇拜与汉代道德表旌,开始进入生命实对与生命呈现的审美表现,“生人”与“传神”是六朝肖像绘画新眼光的标志。因由“生人”的肖像意图而生成“形”与“神”的审美观照及生命读解,“悟对”则是六朝“象人”的方法描述,也是对“以形写神”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历史动态以及肖像画历史形态的阐述,试图揭示出六朝“象人”关于“生”的成像意图、成像方法与成像形式。六朝“象人”以“生人”身心...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象人”扬搉
第一节 “象人”说
一、郭若虚的发现
二、“象人”的源出
第二节 “象人”释义
一、“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
二、像与象
三、古代肖像绘画的称谓
第二章 六朝以前的肖像绘画
第一节 古代肖像绘画泉浡
一、“尸礼废而像事兴”
二、刻削与图画
第二节 汉代肖像绘画
一、国家像册与私人影集
二、“画工好画上代之人”
第三章 六朝“象人”的绘画转向
第一节 “佛画仪范”与“至协始精”
一、佛画仪范
二、至协始精
第二节 “象人”的绘画机制与形制
一、六朝“象人”的机制
二、六朝“象人”的形制
第三节 关键词:传神、生人、写貌、对看、悟对
第四章 传神的意谓
第一节 一像之明昧
一、进入肖像的生人之“神”
二、身体观看到身体描绘
三、“以形写神”的本义
四、六朝绘画的两种“写神”观念
第二节 传神的增益
一、“与生人相对偶”的“气韵”
二、“似于人”与“生动”
第五章 六朝“象人”的成像
第一节 “象人”的取象
一、“迁想妙得”与“相人”
二、悟对、默识、阴察
三、用笔的骨法:表候与结构
第二节 体态动姿的肖像
一、容势与体貌
二、内在的活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J]. 康·格桑益希. 宗教学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083245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象人”扬搉
第一节 “象人”说
一、郭若虚的发现
二、“象人”的源出
第二节 “象人”释义
一、“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
二、像与象
三、古代肖像绘画的称谓
第二章 六朝以前的肖像绘画
第一节 古代肖像绘画泉浡
一、“尸礼废而像事兴”
二、刻削与图画
第二节 汉代肖像绘画
一、国家像册与私人影集
二、“画工好画上代之人”
第三章 六朝“象人”的绘画转向
第一节 “佛画仪范”与“至协始精”
一、佛画仪范
二、至协始精
第二节 “象人”的绘画机制与形制
一、六朝“象人”的机制
二、六朝“象人”的形制
第三节 关键词:传神、生人、写貌、对看、悟对
第四章 传神的意谓
第一节 一像之明昧
一、进入肖像的生人之“神”
二、身体观看到身体描绘
三、“以形写神”的本义
四、六朝绘画的两种“写神”观念
第二节 传神的增益
一、“与生人相对偶”的“气韵”
二、“似于人”与“生动”
第五章 六朝“象人”的成像
第一节 “象人”的取象
一、“迁想妙得”与“相人”
二、悟对、默识、阴察
三、用笔的骨法:表候与结构
第二节 体态动姿的肖像
一、容势与体貌
二、内在的活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J]. 康·格桑益希. 宗教学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083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