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吴镇“渔父”题材山水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21:2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渔、樵、耕、读这四种生活方式是文人隐士的代名词,许多文人隐士借此主题来表达自己的隐逸思想。“古来贤者,多隐于渔”,其中以“渔父”来表达隐逸思想的方式更为普遍。它不仅表达了“渔父”的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表达文人隐士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追求淡泊名利的超然心境。可以说,“渔父”在文人山水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人山水画发展的见证人。吴镇是元代时期以画“渔父”著称的山水画家,在他存世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与“渔父”主题相关。其中吴镇的“一河两岸式”构图和独特的笔墨技法是他区别与其他画家的重要标志。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刻画的“渔父”并不是依赖捕鱼为生的渔民,而是对于自己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吴镇笔下的“渔父”进行分析,其实是为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吴镇,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渔隐世界”。虽然吴镇所处的生活环境比较复杂,外族当权,民族歧视,文人地位低下,但是在他存世的绘画作品中,却极少流露出与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抵触的思想情感,也没有进行反抗与怨天尤人,而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可游可居的天地,一个梦寐以求的精神世界。可见,吴镇就是一位“为隐而隐”远离社会喧嚣,具有高洁品质的真...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吴镇“渔父”题材山水画研究


王维《辋川图》

吴镇“渔父”题材山水画研究


赵干《江行初雪图》

吴镇“渔父”题材山水画研究


中有“阔远式”构图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吴镇画中的渔父形象[J]. 卢荻.  中国书画. 2012(06)
[2]论吴镇对中国文人山水画的贡献[J]. 朱殷治.  文化艺术研究. 2008(02)
[3]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J]. 刘凤林.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4]吴镇家世再探[J]. 吴静康.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1(05)
[5]吴镇世系与吴镇其人其画——也谈《义门吴氏谱》[J]. 余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5(04)
[6]元代大画家吴镇考[J]. 李德壎.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2)



本文编号:3084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4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