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自然造化与笔墨水融 ——尤无曲山水画艺术探微

发布时间:2021-03-25 02:48
  尤无曲是我国现当代山水画坛上由“通”及“变”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坚守中国画艺术的传统精神,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精华。他是一位与世无争,专研书画,主攻山水,兼及花鸟、篆刻,能诗善书,艺术精湛,且好盆景,艺术修养全面的画家。尤无曲的山水画在其九十二年的艺术生涯中有着多重面貌,古稀之年的山水画变法与创造更是独树一帜,最能代表他的成就。尤无曲一生立足于传统山水画的哲学精神与人文语境,但却从未困于窠臼,而是将经年的积累点滴融于其中,滋养出了属于自身独具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在坚持以文人画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基石和主线的基础上,再加以创新变化,将中国画用水的实践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开创了中国泼墨山水画的新境,而“笔墨水融”的艺术观与他多年的艺术实践是尤无曲对绘画史独特的贡献。本文主要从尤无曲艺术发展历程、“笔墨水融”观与作品解析、山水画艺术审美特征以及山水画艺术价值和艺术观的启迪作用等方面入手,研究尤无曲山水画艺术,并就其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造化与“笔墨水融”观的内在关系和深化的文化内涵进行阐发,对深化的美学精神进行研读与阐述。 

【文章来源】:南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然造化与笔墨水融 ——尤无曲山水画艺术探微


尤无曲丹青法自然1983年

书法,适性,北海,孙过庭


是尤无曲九十六岁高龄时创作的《夏山飞瀑》,可以从画面中看出其深厚的书功力。尤无曲长达几十年的绘画经验,每日都是先磨墨一池后,习书直至中午辍。在一天之中,画尚许可以不画,但是字不可以不练习。尤无曲早期写颜真后来写李北海的《十七帖》,八十岁后多写孙过庭的《书谱》。从尤无曲画中字也可以看出他字中笔法笔形是从李北海出,字形与气势饱满浑沦似乎得益于真卿,草书韵味明显是从《书谱》发挥而来的。尤无曲诸书皆成,以各家所长源本,以干净为表质,以自由为心境,突出表现极富节奏感的行笔韵律,作以书,就是赋歌而行,悦目赏心。尤无曲曾自述:“余不善书而喜书法,故每日书,以适性也。”(《印释》)或许是因自认不善书,所以尤无曲未在书法中注深入,仅是每日“适性”为书。从尤无曲笔法的细节处理上来看。他的书法常在意每一个字中创设主笔与辅笔,主笔饱满,极具个性;辅笔多情,喧而不在他的书法中,两笔相互衬托,顾映生姿,灵动美感。尤无曲长期习篆所得篆气正是他书法与绘画超凡脱俗、气格高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造化与笔墨水融 ——尤无曲山水画艺术探微


尤无曲无题1983年


本文编号:3098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98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