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具的发展在传统绘画上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1-03-29 02:07
中国古代家具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家具艺术与同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审美取向上往往有着类似的追求,很多画家把家具当做自己笔下描绘的对象。这在客观上既是对当时家具艺术的一种记录,也同时传达了相似的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绘画中对家具的描绘大都通过造型、材质、纹样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几千年来,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具,亦随之发生种种衍变,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形制上,画家在描绘当时的生活场景时,有意无意之间将这种变化记录下来,我们据此可以窥见一个丰富的世界,尤为奇妙的是,这个世界在某一方面映证了人类生活在精神与物质层面上的种种变迁。然而就家具本身的形态的变迁来说,我们大致可将其划分三个阶段,即低矮型、过渡型、高型。与之相关的年代大致为汉代初年以前,汉代至唐代,唐代以后的时期。当家具在画面中呈现时,初期的绘画对家具的描绘只是记录式的语言,随着家具的不断发展,绘画中的家具也在不断发展,同时期的家具艺术对于绘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美术考古方面对家具进行阐述成为本文重点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大邑宴饮画像砖
图 2 四川成都著名讲学画像砖 图 3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 3 是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中描绘的是两人宴饮的场景,只见二人盘坐于榻上,前方摆着一个长形曲足庋物几,这里是用来放置东西所用。图 4 为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画中的独坐榻四腿均有托角牙子装饰。托角牙子既起到装饰作用,也是榻腿的加固件。这是最早出现的结构装饰。以上汉代画像均展现了低矮型家具及当时的生活状态,从中可以对早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有了大体的了解。 图4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
图 2 四川成都著名讲学画像砖 图 3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 3 是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中描绘的是两人宴饮的场景,只见二人盘坐于榻上,前方摆着一个长形曲足庋物几,这里是用来放置东西所用。图 4 为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画中的独坐榻四腿均有托角牙子装饰。托角牙子既起到装饰作用,也是榻腿的加固件。这是最早出现的结构装饰。以上汉代画像均展现了低矮型家具及当时的生活状态,从中可以对早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有了大体的了解。 图4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
本文编号:310668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大邑宴饮画像砖
图 2 四川成都著名讲学画像砖 图 3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 3 是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中描绘的是两人宴饮的场景,只见二人盘坐于榻上,前方摆着一个长形曲足庋物几,这里是用来放置东西所用。图 4 为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画中的独坐榻四腿均有托角牙子装饰。托角牙子既起到装饰作用,也是榻腿的加固件。这是最早出现的结构装饰。以上汉代画像均展现了低矮型家具及当时的生活状态,从中可以对早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有了大体的了解。 图4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
图 2 四川成都著名讲学画像砖 图 3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 3 是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图中描绘的是两人宴饮的场景,只见二人盘坐于榻上,前方摆着一个长形曲足庋物几,这里是用来放置东西所用。图 4 为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画中的独坐榻四腿均有托角牙子装饰。托角牙子既起到装饰作用,也是榻腿的加固件。这是最早出现的结构装饰。以上汉代画像均展现了低矮型家具及当时的生活状态,从中可以对早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有了大体的了解。 图4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
本文编号:3106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0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