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埃贡·席勒绘画中的哥特元素

发布时间:2021-04-16 21:44
  本文将埃贡席勒的绘画作品与哥特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分析埃贡席勒绘画作品中所蕴涵的哥特元素,从而更好的了解埃贡席勒的绘画作品以及哥特艺术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于官方学院主义对艺术创作的规范和局限,使得当时的艺术氛围沉闷并缺乏活力,年轻的艺术家们渴求一种新的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于是具有激发风格和精神文化变革的哥特艺术形式得到了年轻艺术家们的推崇,意味着反叛官方学院主义的艺术创作规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革新日渐衰退的西方物质文化的渴望。奥地利维也纳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席勒短暂的28岁的生命中他不仅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还形成了其独特的、鲜明的绘画风格。他大胆、夸张的线条和具有浓郁装饰风格的色彩、平面几何式的构图以及画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具有浓郁的哥特艺术风格。“哥特式”最早源自于哥特族,古人用来形容一切粗鲁、野蛮、陈旧的事物。艺术史将中世纪的绘画、建筑以及雕塑等统称为哥特艺术。哥特艺术最著名的是哥特建筑,从12世纪兴起于法国,后来逐步传至英、德及中欧和北欧地区,之后被文艺复兴的浪潮所淹没,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才被奥地利和德国的年轻艺术家们...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埃贡·席勒绘画中的哥特元素


自画像1911年面中力和《自满震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种绘画元素也是哥特

腕部,效果


坐着的少女1910年机情种线

曲线,加尔,插图,线条


3图 1-2 坐着的少女 1910 年图1-3 鸟形装饰 圣加尔修道院图书馆古籍抄本插图(二)强烈压抑下的线条我们拿一支铅笔,在纸上涂画毫无意义的线条,我们很快会意识到我们涂画的线条与我们当时的情绪有着特殊的微妙关系。当我们拥有愉悦心情的时候,我们的内在情感会不自觉地伴随着腕部的运动,线条似乎是从腕部自发的运动中生发出来的,我们会无意识的用优美、流畅的曲线来描画。这种愉悦的情感已经不自觉地被转换到了线条本身以及我们在描绘中所感受到的一切,我们把它归于表现。因而,在这种情况里,我们在线条当中看到的是一种有机美的表现。因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穿越时空的感动——谈席勒艺术中的坦诚[J]. 张建东.  美术大观. 2011(01)
[2]浅析埃贡·希勒之表现主义画风[J]. 王欢,张乐.  美术大观. 2010(09)
[3]论“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风格特色[J]. 刘轩.  新课程(教研). 2010(08)
[4]从哥特式建筑看中世纪审美文化[J]. 马庆晓.  大众文艺(理论). 2009(20)
[5]艺术的坦诚——浅析席勒艺术[J]. 张建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09)
[6]论哥特式教堂体现的“神—人”精神[J]. 刘光耀.  宗教学研究. 2009(03)
[7]学术探微与哥特艺术价值意义的思考[J]. 郑春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2)
[8]席勒作品在艺术审美上的新追求[J]. 王海燕.  艺术探索. 2009(01)
[9]15世纪哥特式艺术图式表达的研究[J]. 郑春泉.  齐鲁艺苑. 2008(02)
[10]线条与色彩的魅力——赏埃贡·席勒的《干洗房》[J]. 程奇.  美与时代. 2007(11)

博士论文
[1]十五世纪哥特式绘画风格对意大利绘画影响的研究[D]. 郑春泉.南京艺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死亡与性[D]. 蔡永怡.苏州大学 2011
[2]象征到表现的传承[D]. 曲俊.南京艺术学院 2009
[3]对席勒的水彩画表现形式的研究[D]. 吴扬.青岛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42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42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