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课徒、写生稿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4-19 23:56
20世纪山水画的变化,始于新式美术教育制度的确立。写实主义的引进,使山水画家出现了分化。特别是49年后的新山水画,以写实的手法表现祖国大好山河,使山水画服务于政治,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本文试图以陆俨少的课徒、写生稿作深入具体的分析。旨在说明以陆俨少等为代表的传统派山水画家出于对艺术自律性的追求,按传统自身的演变规律而非借鉴西方绘画进行教学与创作。在当今多元文化情境下,强调“传统”,认识“传统”,使我们在视觉艺术领域又多一个选项,对当今的山水画教学与创作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陆俨少课徒、写生稿的形成背景
① 社会变革与山水画改造
② 新式美术教育
③ 陆俨少的笔墨师承
第三章 陆俨少课徒稿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① 课徒稿的作用
② 陆俨少课徒稿的形成
③ 陆俨少课徒稿的内容分析
第四章 陆俨少课徒稿的教学理念及笔墨特色
① 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
② 南宗与北宗兼容
③ 笔墨与造型相顾
④ 理论与实践并重
第五章 陆俨少写生方法及笔墨形式
① “游历”与“默记”
② 对景写生
第六章 陆俨少课徒、 写生稿对当今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的启示
① 对山水画教学的影响
② 对山水画写生创作的启示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48564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陆俨少课徒、写生稿的形成背景
① 社会变革与山水画改造
② 新式美术教育
③ 陆俨少的笔墨师承
第三章 陆俨少课徒稿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① 课徒稿的作用
② 陆俨少课徒稿的形成
③ 陆俨少课徒稿的内容分析
第四章 陆俨少课徒稿的教学理念及笔墨特色
① 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
② 南宗与北宗兼容
③ 笔墨与造型相顾
④ 理论与实践并重
第五章 陆俨少写生方法及笔墨形式
① “游历”与“默记”
② 对景写生
第六章 陆俨少课徒、 写生稿对当今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的启示
① 对山水画教学的影响
② 对山水画写生创作的启示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48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4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