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常玉对中西方艺术的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2:04
  常玉,字幼书,于1921年响应蔡元培“勤工俭学”的号召,远赴法国巴黎求学,直到去世,仅仅回国两次,由于当时中国油画发展的阶段性和其他因素,艺术家常玉在国内一度被人遗忘。但在全球艺术相互影响的今天,我们将视线客观的转回到艺术家常玉身上时,不禁会发现其艺术视野的开阔:一位将中西方艺术融合并转换为自身语言的艺术家、一位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结合西方现代艺术形式去表现的艺术家,一位在二十世纪初的巴黎用独特的东方符号诠释出西方现代文化、艺术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家。本文将分五个章节研究,常玉对中西方艺术的融合。第一章主要从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运动、国内各界人士的艺术主张,西方绘画艺术理念的迅速传播等方面,简要分析20世纪初国内外艺术思想构建的时代背景对常玉的初步影响。第二章,常玉艺术作品分析,分析常玉作品中受金石书法线条与画像砖图式的影响并加以传统民间工艺的吸取,在巴黎的蒙马特高地受马蒂斯等人的启示,融合东西艺术。第三章,常玉艺术的独特性,是由其独特的文人化的理念和东方老庄的哲学思想所产生的“东方意境”与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下转化形成的独特艺术语言与艺术思想。第四章,艺术风格的形成及演变,当...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1章 20世纪初国内外艺术思想构建的时代背景对常玉的初步影响
    1.1 国内各界人士的艺术主张
    1.2 巴黎与柏林的初步体验
第2章 常玉艺术作品的分析
    2.1 中国传统艺术
        2.1.1 金石书法线条的吸取
        2.1.2 画像砖图式的借鉴
        2.1.3 民间工艺的熏陶
    2.2 西方现代美术
        2.2.1 野兽派马蒂斯的影响
        2.2.2 巴黎画派莫迪里阿尼的启示
        2.2.3 对现代派毕加索的省思
第3章 常玉作品的独特性
    3.1 东方意境
        3.1.1 空间的平面性
        3.1.2 文人化的理念
        3.1.3 东方哲学的思想
    3.2 西方现代艺术形式
        3.2.1 有意味的形式
        3.2.2 表现性形式
        3.2.3 西方酒神精神
第4章 绘画风格的形成及演变
    4.1 粉色时期
    4.2 黑色时期
第5章 对常玉东西方艺术融合研究的启示
    5.1 常玉对中西方艺术的融合
    5.2 同时代者融合的图例描述
    5.3 西方现代主义与具有中国精神追求的契合点
    5.4 后现代语境下追求中西融合的探索者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裂变与生成——浅析尼采对19世纪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J]. 程琳.  艺术科技. 2016(07)
[2]缪斯的诱惑 莫迪里阿尼与他的裸女[J]. Pandora.  收藏与投资. 2015(12)
[3]杯中之“鱼”——常玉[J]. 林书传.  大众文艺. 2010(11)
[4]中国书法中的“金石气”[J]. 崔树强.  艺术百家. 2009(06)
[5]生命的呐喊——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价值[J]. 谭伟.  艺术探索. 2009(04)
[6]“常玉风格”——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另类选择[J]. 顾跃.  美术观察. 2007(07)

博士论文
[1]“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 王妍慧.首都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西艺术精神的融会—赵无极的艺术创作与气韵的关系[D]. 刘兴攀.江西师范大学 2016
[2]常玉的裸体画研究[D]. 江卫华.江西师范大学 2014
[3]论常玉的绘画成就和市场神话[D]. 戴艳萍.山东大学 2013
[4]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研究[D]. 刘耀熔.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论画家常玉的绘画风格[D]. 吴兴玺.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51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51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