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谈毕业创作《双重天地》系列

发布时间:2021-04-23 15:02
  清供画是明清以来文人画家笔下的艺术作品,它基于文人独有的生活品味,意在追求生命本体的清雅,以国人传统的艺术审美为出发点,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要在清供画中体现俗中见雅、平中寓奇并非易事,因为它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美学高度,讲求儒家文化中的“静怡”之美。笔者将清供元素应用到毕业创作中去,以清供物品为媒介融入田园山水的当代语境,加入中国画独特的“托物言志、以物寄情”的审美艺术手法进行表达。挖掘清供本身的格调品味与审美情趣,理解清供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将清供和田园山水相结合,寄托了画家对生活的情思与情感,彰显了一种隐逸、平和的人文情怀。文章《双重天地》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笔者从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清供中文人雅趣的精神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作品的创作缘起,第三章是通过以微观见宏观的构思为基础,对作品中清逸的笔墨、古朴的设色、融然的意境和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是对本次创作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对创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作品中以清供物品为创作依据,加以田园山水表现,力图构建宁静、安逸、悠然的精神世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创新之处
    五、论文的选题来源及主要研究思路
    注释
第二章 《双重天地》系列作品创作缘起
    一、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二、清供中的文人雅趣
第三章 《双重天地》系列作品创作过程分析
    一、以微观见宏观的构思
    二、追求清逸的笔墨
    三、追求古朴的设色
    四、追求融然的意境
    五、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趣
第四章 《双重天地》系列作品创作感悟
    一、创作总结
    二、创作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圣而凡 华而雅——清供图源流[J]. 吴明娣,戴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01)
[2]明代绘画中的清供图像研究[J]. 陆萱.  西北美术. 2017(01)
[3]中国画的节奏生命[J]. 王括.  艺术工作. 2016(01)
[4]香泉销夏录·自叙[J]. 许宏泉.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02)
[5]清供无尘岁朝春——院藏清供绘画与器物展[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5(06)
[6]朴素而精致的古代设计思想[J]. 杭间.  新美术. 2013(04)
[7]文人情趣与书斋陈设[J]. 杨玲.  上海艺术家. 2007(06)
[8]论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J]. 戴建华,吴萍.  艺术教育. 2007(02)
[9]笔墨·意境——中国山水画之精神[J]. 陈士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02)

博士论文
[1]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D]. 王先岳.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清供题材在中国画中的运用[D]. 戴林芬.云南艺术学院 2019
[2]器以载道[D]. 冯冠慧.中国美术学院 2015
[3]清供元素在明清绘画中的应用研究[D]. 侯晓佳.扬州大学 2014
[4]论具象绘画中形式美法则的意义[D]. 丁磊.湖北美术学院 2014
[5]中国山水画意境美学思想的创构与演进[D]. 梁爽.西南大学 2008
[6]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特质与功能[D]. 朱路昕.安徽师范大学 2006
[7]谈中国绘画的线语言[D]. 高明月.重庆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55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55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