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物画“高古”之气研究 ——以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为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4-25 14:10
高古气是评价传统人物画作品境界气象及格调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准之一。传统人物画作品中所传达出的高古之气,不仅取决于作者的人生阅历、惯用的绘画表现形式技法和审美价值取向,更与浩瀚博大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联系。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是各自所属时代人物画艺坛的杰出代表,他们既受传统的洗礼成为传统的缩影,又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全文分为五部分对此进行论述。一、从大量文艺理论和画论中整理归纳出作为审美范畴的高古气,深入分析其内涵、外延、形成及感知方式。二、以高古气的形式依托即造型、笔墨、设色等为依据,对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的表现形式绘画技法逐个分析。三、对三家人物画中高古气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虽然三家同属高古类型,但因各自表现技法的差异,气息也同中有异,分别体现为高古典雅、高古奇奥与高古飘逸。四、从三家人物画中高古之气比较来看,顾恺之与儒家文化的善与美、陈洪绶与佛家思想的无生法、傅抱石与道家精神的逍遥游具有深层联系。五、反思近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曲折发展,同时结合文章研究,认为中国人物画想要在新的时代以高昂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艺术之林,除了要关注时代、认识自我外,更要...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高古”之气
1.1 高古气的内涵与外延
1.2 高古气的形成与感知
第二章 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1 顾恺之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1.1 造型
2.1.2 笔墨
2.1.3 设色
2.2 陈洪绶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2.1 造型
2.2.2 笔墨
2.2.3 设色
2.3 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3.1 造型
2.3.2 笔墨
2.3.3 设色
第三章 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的比较研究
3.1 三家人物造型、用线及线的组和比较
3.2 三家人物画中高古气的各自特点
第四章 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与传统文化的深层联系
4.1 顾恺之与儒家文化之善与美
4.2 陈洪绶与佛家思想之无生法
4.3 傅抱石与道家精神之逍遥游
第五章 对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进行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生法忍与陈洪绶的高古画境[J]. 朱良志. 学海. 2011(04)
[2]逍遥的心象——傅抱石的艺术风貌及写生创作[J]. 庄天明. 书画世界. 2010(01)
[3]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论顾恺之人物画“衣纹程式”的确立[J]. 杨晶晶. 艺术探索. 2009(02)
[4]顾恺之与陈洪绶线描之比较[J]. 吴善贞. 艺术探索. 2005(01)
[5]陈洪绶人物画的高古境界[J]. 刘钢. 泰山学院学报. 2005(01)
[6]论中国画意象生成的形式要素——关于图像、程式、笔墨的思考[J]. 屈健,殷梅青.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顾恺之艺术思想初探[D]. 宋荣.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谈中国哲学气论对绘画气论的影响[D]. 刘维东.山西大学 2003
[3]潇洒隽逸写真神——傅抱石人物画艺术风格探微[D]. 束新水.南京艺术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159524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高古”之气
1.1 高古气的内涵与外延
1.2 高古气的形成与感知
第二章 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1 顾恺之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1.1 造型
2.1.2 笔墨
2.1.3 设色
2.2 陈洪绶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2.1 造型
2.2.2 笔墨
2.2.3 设色
2.3 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的表现形式分析
2.3.1 造型
2.3.2 笔墨
2.3.3 设色
第三章 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的比较研究
3.1 三家人物造型、用线及线的组和比较
3.2 三家人物画中高古气的各自特点
第四章 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与传统文化的深层联系
4.1 顾恺之与儒家文化之善与美
4.2 陈洪绶与佛家思想之无生法
4.3 傅抱石与道家精神之逍遥游
第五章 对顾恺之、陈洪绶、傅抱石人物画中高古气进行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生法忍与陈洪绶的高古画境[J]. 朱良志. 学海. 2011(04)
[2]逍遥的心象——傅抱石的艺术风貌及写生创作[J]. 庄天明. 书画世界. 2010(01)
[3]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论顾恺之人物画“衣纹程式”的确立[J]. 杨晶晶. 艺术探索. 2009(02)
[4]顾恺之与陈洪绶线描之比较[J]. 吴善贞. 艺术探索. 2005(01)
[5]陈洪绶人物画的高古境界[J]. 刘钢. 泰山学院学报. 2005(01)
[6]论中国画意象生成的形式要素——关于图像、程式、笔墨的思考[J]. 屈健,殷梅青.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顾恺之艺术思想初探[D]. 宋荣.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谈中国哲学气论对绘画气论的影响[D]. 刘维东.山西大学 2003
[3]潇洒隽逸写真神——傅抱石人物画艺术风格探微[D]. 束新水.南京艺术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159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5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