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12:50
本文主要对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以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为研究范例,及其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为佐证,研究、分析了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传承与创新等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多元比较等具体研究方法,将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一、在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概况;二、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特征(题材的选择及表现内容);三、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四、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发的思考。其中,第二、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从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内容、作品表现形式、作品特点三方面进行了解读分析,以把握其艺术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代内蒙古地区工笔画作品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一直以来蒙古族女性形象虽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以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蒙古族女性形象作为专题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品的梳理研究,挖掘出女性形象塑造背后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2 研究目标与内容
3 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4 研究创新点与方法
第一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概述
1.1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概况
1.1.1 初期阶段:新中国成立—20 世纪七十年代末
1.1.2 繁荣阶段:20 世纪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末
1.1.3 成熟阶段:20 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
1.2 影响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气质形成的因素
1.2.1 宏大自由的气魄与独立自主的主体气质
1.2.2 民族审美模式与时代发展精神的交互
1.3 小结
第二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容特征
2.1 初期阶段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
2.2 繁荣阶段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
2.3 成熟阶段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
2.4 小结
第三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3.1 构图特点
3.1.1 场景式构图
3.1.2 特写式构图
3.2 线条的表现
3.2.1 笔法用线
3.2.2 意像用线
3.3 色彩之美
3.3.1 浅淡朦胧
3.3.2 明丽浓重
3.4 小结
第四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引发的思考
4.1 时代的潮流中保持民族性
4.2 追寻多姿多彩的女性特质
4.3 以文化自信直面多重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以来中国画女性形象的塑造[J]. 王鹏. 中国文艺评论. 2018(10)
[2]浅论内蒙古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与技法表现[J]. 吴苏荣贵.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3]新中国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1949—2010)[J]. 王鹏.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4(02)
[4]试论当代女性绘画艺术[J]. 曹娜. 国画家. 2010(04)
[5]新年画运动与新中国人物画[J]. 裔萼. 美术观察. 2009(05)
[6]意象构图 意象造型 意象用色——谈我的蒙古族妇女工笔人物画[J]. 苏茹娅. 美术研究. 2008(01)
[7]性别关怀与境遇思考——“文革”以来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 贺万里,董娴娟.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04)
[8]草原文化的审美塑造——内蒙古自治区60年美术巡礼[J]. 托娅. 美术. 2007(09)
[9]对古代蒙古族女性主体意识与社会地位之关系初探[J]. 连新. 前沿. 2006(06)
[10]红妆看史 巾帼魅力——《蒙古秘史》女性人物探讨[J]. 王素敏. 阴山学刊. 2005(04)
博士论文
[1]蒙古族女性盛装的服饰审美特征在工笔肖像画创作中的表现[D]. 贾宝锋.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刚性之美: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D]. 杨晶.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 宋晓霞.中央美术学院 2008
[4]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 蔡青.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硕士论文
[1]关于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人物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D]. 石玥.河北大学 2017
[2]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初探[D]. 祁彤.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论蒙古族服饰色彩在工笔重彩画中的运用[D]. 苏晓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从人物表情看新中国当代绘画的演变[D]. 顾凌琤.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63501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2 研究目标与内容
3 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4 研究创新点与方法
第一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概述
1.1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概况
1.1.1 初期阶段:新中国成立—20 世纪七十年代末
1.1.2 繁荣阶段:20 世纪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末
1.1.3 成熟阶段:20 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
1.2 影响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气质形成的因素
1.2.1 宏大自由的气魄与独立自主的主体气质
1.2.2 民族审美模式与时代发展精神的交互
1.3 小结
第二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容特征
2.1 初期阶段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
2.2 繁荣阶段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
2.3 成熟阶段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
2.4 小结
第三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3.1 构图特点
3.1.1 场景式构图
3.1.2 特写式构图
3.2 线条的表现
3.2.1 笔法用线
3.2.2 意像用线
3.3 色彩之美
3.3.1 浅淡朦胧
3.3.2 明丽浓重
3.4 小结
第四章 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女性形象引发的思考
4.1 时代的潮流中保持民族性
4.2 追寻多姿多彩的女性特质
4.3 以文化自信直面多重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以来中国画女性形象的塑造[J]. 王鹏. 中国文艺评论. 2018(10)
[2]浅论内蒙古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与技法表现[J]. 吴苏荣贵.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3]新中国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1949—2010)[J]. 王鹏.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4(02)
[4]试论当代女性绘画艺术[J]. 曹娜. 国画家. 2010(04)
[5]新年画运动与新中国人物画[J]. 裔萼. 美术观察. 2009(05)
[6]意象构图 意象造型 意象用色——谈我的蒙古族妇女工笔人物画[J]. 苏茹娅. 美术研究. 2008(01)
[7]性别关怀与境遇思考——“文革”以来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 贺万里,董娴娟.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04)
[8]草原文化的审美塑造——内蒙古自治区60年美术巡礼[J]. 托娅. 美术. 2007(09)
[9]对古代蒙古族女性主体意识与社会地位之关系初探[J]. 连新. 前沿. 2006(06)
[10]红妆看史 巾帼魅力——《蒙古秘史》女性人物探讨[J]. 王素敏. 阴山学刊. 2005(04)
博士论文
[1]蒙古族女性盛装的服饰审美特征在工笔肖像画创作中的表现[D]. 贾宝锋.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刚性之美: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D]. 杨晶.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 宋晓霞.中央美术学院 2008
[4]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 蔡青.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硕士论文
[1]关于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人物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D]. 石玥.河北大学 2017
[2]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初探[D]. 祁彤.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论蒙古族服饰色彩在工笔重彩画中的运用[D]. 苏晓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从人物表情看新中国当代绘画的演变[D]. 顾凌琤.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63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6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