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20 06:27
张大千以其卓绝的艺术成就和令人叹羡的传奇人生享誉当今的国内外画坛。其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论及绘画,他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其山水画成就最为卓著,有“南张(大千)北溥(心畲)”、“石涛专家”之称。自1919年在上海拜师学艺,张大千开始遍临古代名家山水,早期学石涛、八大兼及梅清、石溪、程邃等,其中,他对石涛的研习尤为用功,对石涛法的掌握堪称精深。张大千在临习古人名迹,汲取传统精华的同时,间以大量游历写生创作。40年代初率弟子到敦煌临摹壁画,开画界学习敦煌之先河,其艺术也因此产生了巨大飞跃。1949年后移居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晚年定居台北。研究发现,石涛对张大千的山水画创作影响深远。张大千不仅在用笔、用墨、设色上做到与石涛极似,以他非凡的领悟能力,也极为准确地把握了石涛画中的神韵意蕴。张大千的艺术历程可概括为师古人、师造化、创新法三个阶段,但因他对石涛法的钻研之深,如他所言“昔年拟石涛惟恐其不入,今则又惟恐其不出”。石涛山水画的痕迹贯穿于他的整个山水画历程,早年的仿作、中年的写生创作及晚年的泼墨泼彩作品中的构图、造型、笔墨、意境等均有石涛“味道”...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3 选题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于石涛、张大千山水画风格
2.1 关于石涛山水画风格
2.2 关于张大千山水画风格
2.3 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受石涛影响突出
第三章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之呈现方式
3.1 构图——石涛启发
3.2 造型——形神兼备
3.3 笔墨——味似苦瓜
3.4 意境——意韵相仿
第四章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之过程
4.1 博采众长,审选一家
4.2 践行石公,搜尽奇峰
4.3 携苦瓜法,纵横中西
4.4 泼墨泼彩,奇解一画
第五章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的原因分析
5.1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之内因
5.1.1 基本原因——张大千的天资、心性、学养
5.1.2 思想原因——张大千的青少年经历
5.1.3 经济原因——张大千的鬻画生涯
5.2 张大千受石涛影响之外因
5.2.1 家庭影响——家学熏陶,绘画启蒙
5.2.2 师承关系——曾、李二师的影响
5.2.3 文化背景——思潮冲击,审视传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搜尽奇峰打草稿——谈石涛的山水艺术风格[J]. 吕婧.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10)
[2]与石涛并行——解读张大千水墨山水及其嬗变[J]. 张恨雨. 美术向导. 2009(05)
[3]探析张大千在书画艺术中的创新——有感于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J]. 吕海洋.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2)
[4]禅是“一画”之髓——朱良志先生《石涛研究》读后[J]. 朱路昕. 艺术探索. 2009(02)
[5]石涛笔墨研究及对现当代山水画的影响[J]. 苏繁昌. 甘肃科技纵横. 2007(01)
[6]在承传中变革谈中国画的创新[J]. 杜平让. 艺术界. 2005(04)
[7]评现代大家与名家·张大千[J]. 陈传席. 国画家. 2003(04)
[8]石涛与张大千创作特色之比较[J]. 刘远修. 东南文化. 2002(05)
[9]张大千绘画风格的形成[J]. 苏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硕士论文
[1]石涛艺术初探[D]. 宋威.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7267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3 选题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于石涛、张大千山水画风格
2.1 关于石涛山水画风格
2.2 关于张大千山水画风格
2.3 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受石涛影响突出
第三章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之呈现方式
3.1 构图——石涛启发
3.2 造型——形神兼备
3.3 笔墨——味似苦瓜
3.4 意境——意韵相仿
第四章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之过程
4.1 博采众长,审选一家
4.2 践行石公,搜尽奇峰
4.3 携苦瓜法,纵横中西
4.4 泼墨泼彩,奇解一画
第五章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的原因分析
5.1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影响之内因
5.1.1 基本原因——张大千的天资、心性、学养
5.1.2 思想原因——张大千的青少年经历
5.1.3 经济原因——张大千的鬻画生涯
5.2 张大千受石涛影响之外因
5.2.1 家庭影响——家学熏陶,绘画启蒙
5.2.2 师承关系——曾、李二师的影响
5.2.3 文化背景——思潮冲击,审视传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搜尽奇峰打草稿——谈石涛的山水艺术风格[J]. 吕婧.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10)
[2]与石涛并行——解读张大千水墨山水及其嬗变[J]. 张恨雨. 美术向导. 2009(05)
[3]探析张大千在书画艺术中的创新——有感于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J]. 吕海洋.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2)
[4]禅是“一画”之髓——朱良志先生《石涛研究》读后[J]. 朱路昕. 艺术探索. 2009(02)
[5]石涛笔墨研究及对现当代山水画的影响[J]. 苏繁昌. 甘肃科技纵横. 2007(01)
[6]在承传中变革谈中国画的创新[J]. 杜平让. 艺术界. 2005(04)
[7]评现代大家与名家·张大千[J]. 陈传席. 国画家. 2003(04)
[8]石涛与张大千创作特色之比较[J]. 刘远修. 东南文化. 2002(05)
[9]张大千绘画风格的形成[J]. 苏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硕士论文
[1]石涛艺术初探[D]. 宋威.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7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9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