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21-05-25 08:3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奇正相生,儒道相补。“中和之美”是儒家思想的审美观,而和儒家互补的道家文化则崇尚“奇崛之美”。明代隆万年间,由于正统文化的思想专制,导致奇崛文化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压倒正文化的浪潮,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新篇章。在明清这种病态的社会背景下,保持清操的文人墨客普遍认同,将自己的思想反映在文学,诗歌,书画,戏曲上。而这种开风气先的代表就是徐渭。明代嘉靖年间隆万改革之后,怪才平平出现,主张“颠”“迂”“痴”反对中和。如:“磊落不羁”的陈洪绶;“疯癫玩世”的八大;“轻狂不捡”的郑板桥;“狂纵肆意”的黄慎;“性情逋峭”的金农等等。这些人多为仕途,人生受到挫折,持反中和的思想,行为不拘礼法,处世过于偏激。崇尚个性和自我表现,与社会形成对立而不可调和的态势,愤世嫉俗是他们共同的个性,而他们最崇拜的人就是--徐渭。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徐渭绘画的形成及影响进行论述;从人品,题材,画风,意境等角度进行分析。又以微观的方式阐述了徐渭绘画艺术的特别之处,剖析他“本色自然”的绘画理念;“不求形似求生韵”的造型观念;“舍形而悦影”的创作方法论。并由此探究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学...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以文见长的艺术人生
1.1 良师益友
1.1.1 师出有名
1.1.2 心学根基
1.1.3 越中十子
第二章 志存高远的独立人格
2.1 从静止到流动中寻找生命
2.1.1 “相”
2.1.2 实相与空相
2.2 从固定到多角度去体验生命
2.2.1 戏里戏外
2.2.2 三教合一
2.3 从物象生命到意象生命
2.3.1 事物本身的生命
2.3.2 人为注入的生命
第三章 独特的绘画形式
3.1 大写意绘画理论观
3.1.1 本色自然
3.1.2 不求形似求生韵
3.1.3 舍形而悦影
3.2 大写意绘画特色
3.2.1 以情造境
3.2.2 纵横笔墨
3.2.3 以书入画
3.2.4 诗书画印
3.3 开风之尊
3.3.1 人品之变
3.3.2 题材之变
3.3.3 画风之变
3.3.4 意境之变
第四章 简笔大写意的境界
4.1 画之名“文”
4.1.1 对立与合流
4.1.2 文气与野气
4.2 画之本“真"
4.2.1 合一论
4.2.2 自然论
4.2.3 程式论
4.3 画之格“清”
4.3.1 清格与俗气
4.3.2 君子之画
4.4 画之境“化”
4.4.1 画意与诗情
4.4.2 诗境与画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0502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以文见长的艺术人生
1.1 良师益友
1.1.1 师出有名
1.1.2 心学根基
1.1.3 越中十子
第二章 志存高远的独立人格
2.1 从静止到流动中寻找生命
2.1.1 “相”
2.1.2 实相与空相
2.2 从固定到多角度去体验生命
2.2.1 戏里戏外
2.2.2 三教合一
2.3 从物象生命到意象生命
2.3.1 事物本身的生命
2.3.2 人为注入的生命
第三章 独特的绘画形式
3.1 大写意绘画理论观
3.1.1 本色自然
3.1.2 不求形似求生韵
3.1.3 舍形而悦影
3.2 大写意绘画特色
3.2.1 以情造境
3.2.2 纵横笔墨
3.2.3 以书入画
3.2.4 诗书画印
3.3 开风之尊
3.3.1 人品之变
3.3.2 题材之变
3.3.3 画风之变
3.3.4 意境之变
第四章 简笔大写意的境界
4.1 画之名“文”
4.1.1 对立与合流
4.1.2 文气与野气
4.2 画之本“真"
4.2.1 合一论
4.2.2 自然论
4.2.3 程式论
4.3 画之格“清”
4.3.1 清格与俗气
4.3.2 君子之画
4.4 画之境“化”
4.4.1 画意与诗情
4.4.2 诗境与画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05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0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