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黑龙江绥棱农民画装饰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6:03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绥棱农民画装饰语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黑龙江绥棱农民画是一种由农民表现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与审美理想,并具明显民族性、民间性的乡土绘画。本文以黑龙江绥棱农民画为核心研究对象,针对这一地方特色艺术,对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背景、发展历程、绘画主题、造型、色彩、构图及审美特征进行研究。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农民画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黑龙江绥棱的农民画既保留了原创的、原生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了普及时代、传统与现代、时代性的创作风格,在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创作中完美呈现在一起。在人物刻画、色彩和造型呈现、场景描绘等方面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黑龙江绥棱农民画充分展示了丰富的北国风格和地域特色,并且组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作团队,农民画创作者们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画风描绘出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记录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再现了新时期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弘扬了新时期农村、农民、文明的和谐之音。就目前黑龙江而言,农民画较少被研究,研究黑龙江省绥棱农民画的具体分析论著工作更是少之又少。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而且改善并补充研究了关于绥棱农民画的理论研究,绥棱农民画的发展具体体现黑龙江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绥棱农民画装饰语言的研究,希望能为别人提供客观的有效的平台,并且从新的角度思考一些新的内容,促使社会进一步关注绥棱农民画,绥棱农民画的发展一定为激增黑龙江的文化市场做出重大的贡献。本文希望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法、非正式访谈等形式,收集、整理和研究有关它的相关资料,试图从绥棱县地域文化等方面解读绥棱县农民画与民间风俗、地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农民画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深刻意义,阐释绥棱农民画有价值的内涵。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行验证和补充相关的问题,并且希望能够对黑龙江的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民画 绘画题材 装饰语言 审美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9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8
  •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8-9
  • 二、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9-10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9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9-10
  • 三、研究方法、目的及创新之处10-11
  •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10
  •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10-11
  • (三)课题的创新之处11
  •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基本路线11-12
  • (一)课题研究内容11
  •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路线11-12
  • 第二章 黑龙江绥棱农民画溯源12-16
  • 一、农民画起源和发展12-14
  • 二、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14-15
  • (一)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起源14
  • (二)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发展14-15
  • 三、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发展现状与分析15
  • 注释15-16
  • 第三章 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绘画题材及创作方法16-24
  • 一、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绘画题材16-23
  • (一)劳动丰收16-18
  • (二)日常生活18-20
  • (三)民俗节庆20-23
  • 二、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创作方法23
  • 注释23-24
  • 第四章 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装饰语言24-31
  • 一、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材料24-25
  • 二、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造型25-27
  • (一)抽象、夸张的造型25-26
  • (二)动感造型26-27
  • 三、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构图和空间布局27-28
  • (一)构图27-28
  • (二)空间布局28
  • 四、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色彩28-30
  • (一)色彩选择的特点29-30
  • (二)色彩的功能性30
  • 注释30-31
  • 第五章 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审美特征31-36
  • 一、内容富有地域乡土之情31-32
  • 二、农民画体现俗雅交融32-33
  • 三、创作内容富有精神之美33-34
  • 四、体现现代人的审美追求34-36
  • 第六章 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36-39
  • 一、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的代表画家简介36-37
  • 二、黑龙江绥棱农民画参展及获奖情况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2-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国杰;宿鸭湖畔农民画[J];中州统战;2003年08期

2 刘忠红;;农民画的“还乡”之路[J];美术观察;2005年12期

3 潘峰;;让乡村奇葩重绽艳姿——追寻青阳农民画[J];小康生活;2006年02期

4 李芬;;浅谈新桥农民画现状及发展趋势[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井研农民画走进北大[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24期

6 ;天津市北辰区农民画[J];美术研究;2009年01期

7 吕红霞;;大方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8 刘海燕;;农民画的艺术与价值趋向[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9 郁倩文;;日照农民画的历史发展及现状[J];齐鲁艺苑;2010年01期

10 张春明;;走出小作坊迈向大市场的农民画[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学东;;浅谈农民画的地域特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孟繁卉;;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农民画——关于农民画创作辅导的体会[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刘树仁;;浅谈吉林市农民画的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荆红;;创新作为“种文化”——从皇塘农民画繁荣谈特色文化乡镇创建[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段珍莲;;浅谈大通农民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李军;;试论影响农民画艺术发展的诸多因素[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王雯萱;;农民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孩子开始关注[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8 张淑荣;;观“农民画时代”展览后的思考——可喜·可忧·可兴[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李军;;试论影响农民画艺术发展的诸多因素[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10 陈汀兰;;浅议翔安农民画的未来保护与产业化道路[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勇娣 居干之;“流水线”缠绕农民画[N];解放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农民画市场化取向应回归民间融入时尚[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李荣;中国农民画 为何“墙内开花墙外香”[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丁宁 漏涛;农民画借上海乡村游平台大放光彩[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王雅萍;王桥农民画亟待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通讯员 沈永昌;个体农民画社拥有国家注册商标[N];东方城乡报;2007年

7 杨昌飞;雅水布依农民画现状及前景[N];贵州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顾咪咪;农民画明天该怎么画[N];解放日报;2006年

9 赵丹邋通讯员 沈秀凤;农民画“芳香”飘四海[N];嘉兴日报;2007年

10 李健;东丰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繁荣发展农民画创作[N];辽源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会丰;论日照农民画[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睿;中国农民画属性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刘飞;中国当代农民画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熊甲艳;消失的乡村视角—农民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韩X;山东日照农民画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纪锡萍;真实性与商品化:日照农民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杨琨;水城农民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怡萱;农民画产业化发展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魏萍萍;博里农民画在淮安农村初中校本课程中的应用[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10 邰昌丽;贵州农民画艺术特点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绥棱农民画装饰语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4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