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向与叙事嬗变:日照农民画的迁衍与再生产
发布时间:2021-07-01 13:21
日照农民画在60余年的嬗变过程中,历经政治宣传画、民间艺术品和旅游购物品的叙事定位,农民画作者也先后完成了社会主义新文艺主人、农民画家、遗产传承人、文旅产业代言人的身份建构。可以预见,在政治、艺术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下,日照农民画的迁衍与再生产将不断地上演。考察日照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旅游购物品"的迁衍与再生产过程,有助于厘清其兴起背景、发展历程、特点及未来走向;观察农民画家在政治与文化转向中的身份建构和调适,明确其如何"借礼行俗",在社会变迁中获得国家认可提升社会地位。日照农民画转向旅游购物品的方式和途径对其他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农民画的定位、历史分期与产业实践研究
二、从政治叙事到旅游叙事:日照农民画的历史与分期
(一)社会主义新文艺:日照农民画的政治叙事(1958-1979)
(二)现代民间绘画:日照农民画的艺术叙事(1980-2004)
(三)地方旅游购物品:日照农民画的旅游叙事(2005年至今)
三、日照农民画家的身份建构与调适
(一)辅导班里的社会主义新文艺主人
(二)民间美术热潮中的农民画家
(三)市场化进程中的文旅产业代言人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产业扶贫政策的增收和减贫效应:微观机制和贵州农民画的经验[J]. 叶林,李艳琼,方峥,余江,郭子桢.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2]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康丽. 民俗研究. 2020(01)
[3]“借礼行俗”与“以俗入礼”:胶东院夼村谷雨祭海节考察[J]. 张士闪. 开放时代. 2019(06)
[4]“跃进农民画”:乡村社会建设中的诗性表达[J]. 胡绍宗. 民族艺术. 2019(01)
[5]走向现代治理的文艺政策——改革开放40年的文艺政策演变及其历史经验解析[J]. 王杰,何艳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6]脱“俗”求“艺”:现代舞台化背景下传统秧歌的民俗因素分析[J]. 张娅妮. 民俗研究. 2019(01)
[7]“活化”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区域发展——以山东青州农民画产业发展实践为例[J]. 张芹玲,纪芬叶. 行政管理改革. 2018(11)
[8]想象的农民与农民的想象——龙门农民画的规训与传播[J]. 储冬爱. 民族艺术. 2018(03)
[9]“遗产化”过程中民间艺术的审美转向及其困境[J]. 季中扬. 民族艺术. 2018(02)
[10]非遗保护的伦理性记忆价值——以作为城镇化记忆样本的上海西郊农民画为例[J]. 李明洁. 探索与争鸣. 2017(06)
博士论文
[1]新中国的农民与农民画运动[D]. 王圣华.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本文编号:3259211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农民画的定位、历史分期与产业实践研究
二、从政治叙事到旅游叙事:日照农民画的历史与分期
(一)社会主义新文艺:日照农民画的政治叙事(1958-1979)
(二)现代民间绘画:日照农民画的艺术叙事(1980-2004)
(三)地方旅游购物品:日照农民画的旅游叙事(2005年至今)
三、日照农民画家的身份建构与调适
(一)辅导班里的社会主义新文艺主人
(二)民间美术热潮中的农民画家
(三)市场化进程中的文旅产业代言人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产业扶贫政策的增收和减贫效应:微观机制和贵州农民画的经验[J]. 叶林,李艳琼,方峥,余江,郭子桢.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2]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康丽. 民俗研究. 2020(01)
[3]“借礼行俗”与“以俗入礼”:胶东院夼村谷雨祭海节考察[J]. 张士闪. 开放时代. 2019(06)
[4]“跃进农民画”:乡村社会建设中的诗性表达[J]. 胡绍宗. 民族艺术. 2019(01)
[5]走向现代治理的文艺政策——改革开放40年的文艺政策演变及其历史经验解析[J]. 王杰,何艳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6]脱“俗”求“艺”:现代舞台化背景下传统秧歌的民俗因素分析[J]. 张娅妮. 民俗研究. 2019(01)
[7]“活化”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区域发展——以山东青州农民画产业发展实践为例[J]. 张芹玲,纪芬叶. 行政管理改革. 2018(11)
[8]想象的农民与农民的想象——龙门农民画的规训与传播[J]. 储冬爱. 民族艺术. 2018(03)
[9]“遗产化”过程中民间艺术的审美转向及其困境[J]. 季中扬. 民族艺术. 2018(02)
[10]非遗保护的伦理性记忆价值——以作为城镇化记忆样本的上海西郊农民画为例[J]. 李明洁. 探索与争鸣. 2017(06)
博士论文
[1]新中国的农民与农民画运动[D]. 王圣华.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本文编号:325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5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