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的“溪山” ——关于黄公望早期风格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12:34
由国博藏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切入,在考辨过程中结合黄公望现存作品并对目前公认的标准件进行再探讨。从形式风格方面提出国博藏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美术史判断其可能的断代定位,对黄公望早期的风格进行了尝试性的新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同样有较早纪年题款的传黄公望《溪山胜景图》进行了案例研究。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黄公望的早期风格与《溪山雨意图》考辨
一、研究综述
二、形式风格分析
(二)《溪山胜景图》考辨
一、画风
二、题款
三、受画人
四、缺失的后页题跋
五、印章
(三)总结与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皴法”考[J]. 梁少膺. 美术研究. 2017(06)
[2]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鉴藏考[J]. 樊祎雯.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11)
[3]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及摹本古文献著录考略[J]. 毕游.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11)
[4]披麻皴:从董巨到黄公望[J]. 梅鹤圃. 爱尚美术. 2017(01)
[5]黄公望书法艺术浅析——以书画题跋为本之考察[J]. 黄晓青. 爱尚美术. 2017(01)
[6]江南山与云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溪山雨意图》的风格意义[J]. 郭怀宇. 书画世界. 2015(03)
[7]《九珠峰翠图》的鉴定——傅申专访[J]. 王叔重,傅申. 中国书画. 2013(10)
[8]王世贞与项元汴交游考略[J]. 朱彦霖. 中国书画. 2013(08)
[9]袁华与元明之际名士交游考[J]. 谷春侠.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10]黄公望现存画目[J]. 周积寅. 中国书画. 2010(04)
博士论文
[1]从官舍到草堂[D].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米氏云山——从宋人的视野到董其昌的视野[D]. 高婧.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68252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黄公望的早期风格与《溪山雨意图》考辨
一、研究综述
二、形式风格分析
(二)《溪山胜景图》考辨
一、画风
二、题款
三、受画人
四、缺失的后页题跋
五、印章
(三)总结与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皴法”考[J]. 梁少膺. 美术研究. 2017(06)
[2]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鉴藏考[J]. 樊祎雯.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11)
[3]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及摹本古文献著录考略[J]. 毕游.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11)
[4]披麻皴:从董巨到黄公望[J]. 梅鹤圃. 爱尚美术. 2017(01)
[5]黄公望书法艺术浅析——以书画题跋为本之考察[J]. 黄晓青. 爱尚美术. 2017(01)
[6]江南山与云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溪山雨意图》的风格意义[J]. 郭怀宇. 书画世界. 2015(03)
[7]《九珠峰翠图》的鉴定——傅申专访[J]. 王叔重,傅申. 中国书画. 2013(10)
[8]王世贞与项元汴交游考略[J]. 朱彦霖. 中国书画. 2013(08)
[9]袁华与元明之际名士交游考[J]. 谷春侠.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10]黄公望现存画目[J]. 周积寅. 中国书画. 2010(04)
博士论文
[1]从官舍到草堂[D].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米氏云山——从宋人的视野到董其昌的视野[D]. 高婧.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68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6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