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藏族题材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浅析

发布时间:2021-07-14 14:55
  本文以藏族绘画题材为研究方向,首先从中国近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史和现当代重要水墨人物画家的创作进行研究,梳理发展脉络,同时要吸收借鉴这些重要画家的笔墨技法和理论成果。其次是整理自己在藏区采风时的素材和写生,为创作做充分的准备。最后是我的藏族题材水墨人物画创作过程及体会。第一章是藏族题材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背景,阐述了近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概况,这里主要列举了徐悲鸿、蒋兆和、方增先等人物画大家。这里特别借鉴到了王珂的水墨人物技法。第二章从选题原因和出发点,叙述了近年来重点研究的藏族题材水墨人物画家的绘画特点和成功经验,以及他们笔下藏民们的性格特点、精神特点,深感锻炼笔墨能力需要大量的写生。第三章是详细叙述了藏族创作从素材搜集整理到最后创作的完成。藏族题材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离不开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认识,尤其是近现代写意人物画的变革,更是体现了笔墨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笔者在论文撰写与创作的过程中,笔墨技法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掌握了大量的创作技巧,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为以后的创作铺垫了很多基础知识,形成自己的绘画观、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本文第二部分是专业创作部分,里面有我的创作理念和近作以供参考。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藏族题材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浅析


《流民图》1942年蒋兆和纸本水墨

现代水墨,老人,中国画,人物画


法,结合中国画里面的笔墨精神,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在这个时期艺术家把以前的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向现实方向发生了扭转,在绘画创作中,逐渐把传统绘画的白描结合当下的审美取向,创造出一批优秀的水墨人物画家。方增先主动把绘画方式进行改造,减少素描绘画当中的明暗变化,增强中国画当中白描的运用,以线写形,写就是书法用笔,通过线条的干湿变化、粗细疏密、提按变化以及平圆留重变等丰富的线条语言来表达,以线写形并非就只是用线来描摹人物的外形,而是通过理解人物内在结构之后用线来表现。这样一来即是对形图1-2方增先《坐着的老人》1955年纸本水墨体的深一层认识,另一方面将传统的中国画特点揉在了现代水墨人物的表现上,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坐着的老人》1955年作品是方增先早期的代表作,线条有清朝任伯年的韵味,在此基础之上,对人体结构体块的感觉和把握准确。以线来表现老人的神态和形体结构,再加上淡彩辅助让画面具有中国画独有的趣味我们人物画的用笔是从花鸟画中‘偷’过来的,是移用来的,又经过了一些改造。”1由此可见他是将这种结构素描和传统笔墨做了结合,大量借鉴了任伯年的水墨人物创作技法,用笔上从花鸟画中来。在五十年代的水墨人物画里,继承了徐蒋,并有了自己的创新。1卢炘.浙派人物画文献集[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11(149)

大昭寺,西藏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1-3袁武《大昭寺的清晨》(共72幅)68cm×68cm×2纸本设色《大昭寺的清晨》系列(图2-1)是袁武多次去西藏写生,在看到当地人非常虔诚的朝拜后,深受感召而创作出来多批西藏题材的作品,《大昭寺的清晨》系列作品由72张68×68cm的头像组成,人物形象各异有老人、小孩儿、青年、妇女等,他们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而来,前往拉萨的大昭寺朝拜时的情形,有的眼中带光,有的双手合十,有的颔首祷告。袁武用涩线勾勒人物的头部轮廓、头发、饰品等精细部分不厌其烦的刻画,在用淡色打湿画面后用颜色去塑造,尽显神韵,整个系列作品极其震撼,让观者站在作品面前不禁被这气势恢弘的场面所动容,袁武不仅没有脱离人物形象,反而用更加艺术感的手法去将人物形象写意出来,这样一来更是一种深入的塑造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这种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之上的大胆创新,对当代写意人物画是一个非常好的影响和启示。1.3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语言特点黄宾虹有言:“画中三味,舍笔墨无由参悟”3。自文人画产生以后,笔墨在文人画产生之后就一直是国画中最核心的东西。虽然在近现代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冲击,特别是写实的素描、速写等影响,传统的笔墨就受到了无法避免的撼动。就在这近一个世纪的融合冲突发展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一条路。当代人物画家仍然是以传统笔墨为根基,将西方写实的造型艺术和多种艺术形式整合在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当中。既有了中国画笔墨的味道,又可以有多种形式百花齐放,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也是这个时代的笔墨语言。3浅谈中国画的笔墨.程玉萍.《美术界》2008.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向朴素[J]. 王珂.  美术. 2019(12)
[2]朴素的写真——王珂的水墨人物画[J]. 王镛.  美术. 2010(10)
[3]浅谈中国画的笔墨[J]. 程玉萍.  美术界. 2008(10)
[4]政治军事题材绘画的民族艺术资源[J]. 李永林.  美术. 2007(08)
[5]新异多彩的少数民族题材美术[J]. 钟志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6]浙派人物画[J]. 刘国辉.  新美术. 2000(01)
[7]中国画改良论[J]. 徐悲鸿.  艺术探索. 1999(02)
[8]古代少数民族画家对祖国传统繪画的贡献[J]. 顾朴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3)

博士论文
[1]写实素描影响下的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语言衍变研究[D]. 秦寿平.南京艺术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方增先水墨人物画素描造型研究[D]. 李金玲.河北大学 2017
[2]方增先水墨人物画艺术研究[D]. 李文玉.曲阜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毛蓉蓉.福建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84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84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