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实》创作实践中探讨个性化表达
发布时间:2021-07-24 20:37
毕业创作的题目是“虚实”,主要是以一些人物形态为主的创作,用丝网版画的特性来表现艺术的主题,本文就研究生创作实践的作品产生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在当代版画艺术背景下,思考在保持丝网版画特质的基础上如何使作品更具有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毕业创作的主题由来,从前期的《你在看什么》系列、《何处是风景》系列,介绍其主题与基本思路从画面题材再上升到情感体验,再结合一些当代艺术家的语言去创新和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学习他们作品中的个性化表达,以及对于创作的色彩方式的寻找。然后,综合研究生期间对丝网版画的学习和研究,对丝网版画中的制版和印刷的材料与工具分别进行尝试,在制版和印刷过程中找到新的方式,阐明自己的“个性化”,找出适合的呈现方式去进行创作。其次,是丝网版画在市场下如何发展,去创新丝网版画的艺术语言。最后,再分析通过这次的创作实践,研究得到了什么,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自我本身不断提高自我的艺术素养和对丝网版画的认知,可以创作出更有内涵的作品。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遐想》系列作品
的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只是一个客观机械的在完成丝网实践,画面与生活体验的相互联系也不大,之后在通过收集分析更多的艺术家作品时,发现如果只注重画面的形式感,和丝网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会导致作品本身深度的缺乏,再从画面素材和颜色的选择进行重新筛选。图 1.1.1《遐想》系列作品
1.2 “虚实”的本意“虚实”,即虚与实的对比,两者是反义词,也像是一对矛盾体,生活里是有矛盾对立的,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活动也是有矛盾对立,虚无的与实在的,在创作构思过程中,思考的都是“实在”的人与“虚无”空洞的世界,在此次创作实践中,“虚实”的含义也可以体现在创作的各个方面,这同样也是一种有和无的对比,故此,才有了这次毕业创作的题目《虚实》。在毕业创作《虚实》作品中用简单概括的图式人物形象,创作依然延续了对于前期“人”的表达,不管是从局部的“人”还是到大场景下的“人”,把这些人物运用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场景里,来营造一种相对真实和相对虚无的对比,把这种对比的方式运用到创作中。在《虚实》作品中描述的是生活常态中的人物,在地铁这个空间里不同的姿态,在画面图 1.1.3 《何处是风景》系列作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插画艺术中的色彩美学研究[J]. 张蕾蕾. 长春大学学报. 2010(07)
[2]创作中对色彩的主观运用与思考[J]. 杜晓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01)
本文编号:3301384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遐想》系列作品
的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只是一个客观机械的在完成丝网实践,画面与生活体验的相互联系也不大,之后在通过收集分析更多的艺术家作品时,发现如果只注重画面的形式感,和丝网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会导致作品本身深度的缺乏,再从画面素材和颜色的选择进行重新筛选。图 1.1.1《遐想》系列作品
1.2 “虚实”的本意“虚实”,即虚与实的对比,两者是反义词,也像是一对矛盾体,生活里是有矛盾对立的,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活动也是有矛盾对立,虚无的与实在的,在创作构思过程中,思考的都是“实在”的人与“虚无”空洞的世界,在此次创作实践中,“虚实”的含义也可以体现在创作的各个方面,这同样也是一种有和无的对比,故此,才有了这次毕业创作的题目《虚实》。在毕业创作《虚实》作品中用简单概括的图式人物形象,创作依然延续了对于前期“人”的表达,不管是从局部的“人”还是到大场景下的“人”,把这些人物运用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场景里,来营造一种相对真实和相对虚无的对比,把这种对比的方式运用到创作中。在《虚实》作品中描述的是生活常态中的人物,在地铁这个空间里不同的姿态,在画面图 1.1.3 《何处是风景》系列作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插画艺术中的色彩美学研究[J]. 张蕾蕾. 长春大学学报. 2010(07)
[2]创作中对色彩的主观运用与思考[J]. 杜晓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01)
本文编号:3301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0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