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的艺术语言探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20:45
本文从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的艺术语言入手,通过对艺术语言中的造型语言、色彩语言和空间语言三个方面的研究,结合案例去探索不同画家的艺术语言形式,寻找其在作品深处的重要支撑意义。本文主要分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概述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它的艺术语言形成原因,进而阐述其目前的理论来源和发展现状,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分述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艺术语言的多元探索,选择每一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艺术作品作为案例分析,研究它在造型语言、色彩语言和空间语言为主要艺术语言上的具体表现。分析不同画家的艺术语言探索的方向和内容,对其艺术语言的形式、思想和表达手段在作品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解读。第三部分总述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艺术语言的多元探索,主要从西方现代美术和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两方面来体现对艺术语言探索的影响,论证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的艺术语言探索朝本土化和民族化方向发展。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风景的艺术语言探索涉及范围广、方向多,可以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进行绘画创作,具有无限可能性。通过研究不同画家的艺术语言探索方向与内容,思考在艺术风格多元发展的时代,如何用自身独...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戴士和金山岭200×700cm画布油画2008
《金融街》和图 2.4、图 2.5《金山岭》,前者描绘的是北京现代都市,后者描绘的是北京周边的古迹遗址。两幅作品都采用写生方式来创作,把画面构成、主观色彩和抽象元素运用到造型语言中,最后作品在视觉上既有现场即兴发挥之感,又有很直接的书写性和整体感。图 2.3 戴士和 金融街 200×700cm 布面油画 2008
2.具体案例的表现以戴士和和阎平的作品为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戴士和的油画风景作品如图 2.3《金融街》和图 2.4、图 2.5《金山岭》,前者描绘的是北京现代都市,后者描绘的是北京周边的古迹遗址。两幅作品都采用写生方式来创作,把画面构成、主观色彩和抽象元素运用到造型语言中,最后作品在视觉上既有现场即兴发挥之感,又有很直接的书写性和整体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石涛的“兼字”说[J]. 朱良志. 中国书法. 2017(17)
[2]从黄宾虹的“引书入画”谈笔墨精神[J]. 张伟肖. 中国书法. 2016(16)
[3]论谢赫《画品》中“奇”与“巧”气韵[J]. 程朝远,罗进. 兰台世界. 2015(18)
[4]笔简意丰——意象油画绘画语言探析[J]. 雷倩. 美术教育研究. 2014(24)
[5]文人画的真性问题[J]. 朱良志. 中国书画. 2013(12)
[6]“墨分五色”论:“水墨为上”之关要[J]. 易存国. 文艺研究. 2013(08)
[7]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J]. 刘立夫. 哲学研究. 2013 (02)
[8]色彩与色调 色彩语言[J]. 康宁. 人像摄影. 2012(03)
[9]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艺术特征探析[J]. 唐清华. 大众文艺. 2011(14)
[10]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化阐释[J]. 詹志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硕士论文
[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D]. 侯君波.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9045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戴士和金山岭200×700cm画布油画2008
《金融街》和图 2.4、图 2.5《金山岭》,前者描绘的是北京现代都市,后者描绘的是北京周边的古迹遗址。两幅作品都采用写生方式来创作,把画面构成、主观色彩和抽象元素运用到造型语言中,最后作品在视觉上既有现场即兴发挥之感,又有很直接的书写性和整体感。图 2.3 戴士和 金融街 200×700cm 布面油画 2008
2.具体案例的表现以戴士和和阎平的作品为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戴士和的油画风景作品如图 2.3《金融街》和图 2.4、图 2.5《金山岭》,前者描绘的是北京现代都市,后者描绘的是北京周边的古迹遗址。两幅作品都采用写生方式来创作,把画面构成、主观色彩和抽象元素运用到造型语言中,最后作品在视觉上既有现场即兴发挥之感,又有很直接的书写性和整体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石涛的“兼字”说[J]. 朱良志. 中国书法. 2017(17)
[2]从黄宾虹的“引书入画”谈笔墨精神[J]. 张伟肖. 中国书法. 2016(16)
[3]论谢赫《画品》中“奇”与“巧”气韵[J]. 程朝远,罗进. 兰台世界. 2015(18)
[4]笔简意丰——意象油画绘画语言探析[J]. 雷倩. 美术教育研究. 2014(24)
[5]文人画的真性问题[J]. 朱良志. 中国书画. 2013(12)
[6]“墨分五色”论:“水墨为上”之关要[J]. 易存国. 文艺研究. 2013(08)
[7]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J]. 刘立夫. 哲学研究. 2013 (02)
[8]色彩与色调 色彩语言[J]. 康宁. 人像摄影. 2012(03)
[9]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艺术特征探析[J]. 唐清华. 大众文艺. 2011(14)
[10]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化阐释[J]. 詹志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硕士论文
[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D]. 侯君波.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3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