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与新工笔设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15:16
“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色彩是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与情感共鸣。画家笔下的色彩不仅仅是对画面本身美感的一种表现,更是画家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因而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色彩语言对其发展都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传统工笔绘画在色彩上很少进行色彩的调配,注重物象的固有色。所以,传统工笔画在色彩表现上比较纯粹,不尚色彩之间的过渡。西画的传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设色方式。西画利用调色板调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绘画中利用色彩之间的灰色过渡表现丰富的中间色。在中西方不同色彩表现方式的影响下,当代新工笔画家们依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融合中西方绘画色彩的表现形式,其作品的色彩在表现上日趋多样化。设色的处理方式上,新工笔画家已不再遵循“随类赋彩”的固有绘画理论模式,而是为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理念与情感,开始在色彩观念和技法上寻求新突破,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较具个性的色彩表现样式--“灰色调”。“灰色调”的表现形式既有对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吸收,是在传统中国工笔绘画设色基础上创造的新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以新工笔设色中的灰色调倾向为研...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虚池记》65X86cm2000
方式表现画家在绘画上的独特语言。画家用具体的物象衍生出对事物更多的感悟。??图5《若屐若梨》65cmxl09cm?2006?图6《薇机四伏》53cmx89cm?2006??纸本设色高茜?纸本设色高茜??在画家看来传统与当代似乎是相对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高跟鞋和梨花似乎就??是在暗示这两者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高茜的作品在这种灰雅的色调中表现??出高雅的东方古典美,在突破传统花鸟画的绘制方式下表现自己的绘画审美语言。??雷苗的作品中多见玻璃器皿和花卉,作者观察日常生活中水溃在玻璃器皿和??桌面上的痕迹变化,并将此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之中,如作品《叠加的器皿?九》??(图7),斑驳的灰色桌面和光影之中的玻??
图5《若屐若梨》65cmxl09cm?200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科学色彩观与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创新研究[J]. 陈丽霞. 艺术工作. 2018(02)
[2]当代新工笔色彩语言形式解析[J]. 刘玉.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新工笔绘画中色彩的当代性[J]. 赵蓉蓉. 美与时代(中). 2016(08)
[4]灰色调的当代语境探析[J]. 吴艺丁,赖津丽. 美与时代(中). 2016(08)
[5]灰色在绘画中的表现——从色彩语言的一个单元说起[J]. 马遥. 文艺研究. 2009(10)
[6]灰色的影调——“新工笔”收藏价值浅说[J]. 杭春晓. 东方艺术. 2006(21)
[7]工笔画色彩的突破与更新[J]. 陈小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2)
硕士论文
[1]新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表现研究[D]. 刘书睿.渤海大学 2018
[2]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主观性—灰暗色调的表现[D]. 王婧旭.鲁迅美术学院 2018
[3]对当代新工笔的解读[D]. 傅超.青岛大学 2017
[4]浅析当代工笔人物创作中的灰色调倾向[D]. 孙晓晨.曲阜师范大学 2015
[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对“新工笔”的影响[D]. 杜亚璇.安徽大学 2013
[6]中国工笔画色彩成因探析[D]. 信苏珊.山东理工大学 2012
[7]当代“新工笔”现象研究[D]. 王娟.安徽大学 2011
[8]新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研究[D]. 胡晓敏.四川师范大学 2011
[9]绝妙的灰色[D]. 徐静.西安美术学院 2009
[10]工笔人物中的色彩语言分析兼论当代灰调[D]. 谢辉.湖北美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355846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虚池记》65X86cm2000
方式表现画家在绘画上的独特语言。画家用具体的物象衍生出对事物更多的感悟。??图5《若屐若梨》65cmxl09cm?2006?图6《薇机四伏》53cmx89cm?2006??纸本设色高茜?纸本设色高茜??在画家看来传统与当代似乎是相对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高跟鞋和梨花似乎就??是在暗示这两者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高茜的作品在这种灰雅的色调中表现??出高雅的东方古典美,在突破传统花鸟画的绘制方式下表现自己的绘画审美语言。??雷苗的作品中多见玻璃器皿和花卉,作者观察日常生活中水溃在玻璃器皿和??桌面上的痕迹变化,并将此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之中,如作品《叠加的器皿?九》??(图7),斑驳的灰色桌面和光影之中的玻??
图5《若屐若梨》65cmxl09cm?200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科学色彩观与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创新研究[J]. 陈丽霞. 艺术工作. 2018(02)
[2]当代新工笔色彩语言形式解析[J]. 刘玉.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新工笔绘画中色彩的当代性[J]. 赵蓉蓉. 美与时代(中). 2016(08)
[4]灰色调的当代语境探析[J]. 吴艺丁,赖津丽. 美与时代(中). 2016(08)
[5]灰色在绘画中的表现——从色彩语言的一个单元说起[J]. 马遥. 文艺研究. 2009(10)
[6]灰色的影调——“新工笔”收藏价值浅说[J]. 杭春晓. 东方艺术. 2006(21)
[7]工笔画色彩的突破与更新[J]. 陈小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2)
硕士论文
[1]新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表现研究[D]. 刘书睿.渤海大学 2018
[2]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主观性—灰暗色调的表现[D]. 王婧旭.鲁迅美术学院 2018
[3]对当代新工笔的解读[D]. 傅超.青岛大学 2017
[4]浅析当代工笔人物创作中的灰色调倾向[D]. 孙晓晨.曲阜师范大学 2015
[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对“新工笔”的影响[D]. 杜亚璇.安徽大学 2013
[6]中国工笔画色彩成因探析[D]. 信苏珊.山东理工大学 2012
[7]当代“新工笔”现象研究[D]. 王娟.安徽大学 2011
[8]新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研究[D]. 胡晓敏.四川师范大学 2011
[9]绝妙的灰色[D]. 徐静.西安美术学院 2009
[10]工笔人物中的色彩语言分析兼论当代灰调[D]. 谢辉.湖北美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355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5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