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赵氏木版年画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4 20:24
本文首先从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上分析陕西形成关中、陕南、陕北三个不同区域的因素,以及各区域的文化结构。而其中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从地域特征和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又形成了西府凤翔、东府蒲城、陕南汉中等县市的既保留大传统又各具特色的民间木版年画。笔者从采访东府地区的蒲城赵氏木版年画传人入手,结合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进行整理,详细记述了蒲城赵氏木版年画的渊源。进而,从蒲城赵氏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方面,从现存赵氏木版年画的品类上的考证与西府凤翔、陕南汉中等县市的同品类年画,从画面图式、民间使用方式上进行逐一对比分析,从三地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层面上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分析东府地区的地域特点和赵氏画铺选择的蒲城兴镇的地域优势上,总结以上三方面因素,最终得出赵氏木版年画能在蒲城兴镇持续兴盛发展一百多年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分析东府地区的民俗特征、年节的使用特点、祭祀的特点、从中国古代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文化区别上分析总结,继而得出“小传统”是中国古代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依据。因此,只要有大众,就一定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就一定会存在“小传统”,只要“小传统”在,民间美术就在。因此,从研究我国的民间木...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凤翔门画坐秦琼、敬德
主要生产有“蒲纸”(麦秆纸、爆纸)和烟花爆竹。从明万历初年至清代民国初形成了以兴镇为代表的市镇,集市贸易兴盛,所产纸张远销陕北、甘肃的、甘肃的平凉等地。资料显示,蒲城在宋代开始便以泥质字模和图案为主兴起手刷,明清时,采用木刻字和木刻图案, 印制花炮和年节祭祀供奉的灶君、土地、等套色年画,产品盛销省内各地区以及四川、甘肃等地②。笔者在 2011 年的实地中发现,如今的兴镇已经很难找到旧时贸易的只片瓦了,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少量的花炮经营散户,当年名盛一时的赵氏家族木版年画现今也已走到藏箱底的命运了。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人能说出在镇周边的某个村庄曾有过类似印制木版年画的小坊,由于线索太过模糊,笔者无法进行深入考察,能在相关资料中查到写有“杨氏老局”印刷的门画,坐式“秦琼敬德”一对线稿木版年画 图 1-1a 蒲城杨氏老局 坐秦琼、敬图 1-1a)③,是唯一与赵氏木版年画相关的出现于蒲城兴镇的记载。通过与西府凤翔
久的面花、麦秆画等等。其中蒲城的焰火、化遗产的保护,其它民间艺术仍处于自生文化,只靠抢救一二种濒临灭绝的民俗艺区的民俗文化的完整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木版年画作坊主要集中在渭南市和蒲城兴及周边村庄在隋唐时期便有了少量的手工纸)和烟花爆竹。从明万历初年至清代直贸易兴盛,所产纸张远销陕北、甘肃的兰代开始便以泥质字模和图案为主兴起手工印制花炮和年节祭祀供奉的灶君、土地、门川、甘肃等地②。笔者在 2011 年的实地考贸易的只营散户,
本文编号:3360664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凤翔门画坐秦琼、敬德
主要生产有“蒲纸”(麦秆纸、爆纸)和烟花爆竹。从明万历初年至清代民国初形成了以兴镇为代表的市镇,集市贸易兴盛,所产纸张远销陕北、甘肃的、甘肃的平凉等地。资料显示,蒲城在宋代开始便以泥质字模和图案为主兴起手刷,明清时,采用木刻字和木刻图案, 印制花炮和年节祭祀供奉的灶君、土地、等套色年画,产品盛销省内各地区以及四川、甘肃等地②。笔者在 2011 年的实地中发现,如今的兴镇已经很难找到旧时贸易的只片瓦了,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少量的花炮经营散户,当年名盛一时的赵氏家族木版年画现今也已走到藏箱底的命运了。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人能说出在镇周边的某个村庄曾有过类似印制木版年画的小坊,由于线索太过模糊,笔者无法进行深入考察,能在相关资料中查到写有“杨氏老局”印刷的门画,坐式“秦琼敬德”一对线稿木版年画 图 1-1a 蒲城杨氏老局 坐秦琼、敬图 1-1a)③,是唯一与赵氏木版年画相关的出现于蒲城兴镇的记载。通过与西府凤翔
久的面花、麦秆画等等。其中蒲城的焰火、化遗产的保护,其它民间艺术仍处于自生文化,只靠抢救一二种濒临灭绝的民俗艺区的民俗文化的完整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木版年画作坊主要集中在渭南市和蒲城兴及周边村庄在隋唐时期便有了少量的手工纸)和烟花爆竹。从明万历初年至清代直贸易兴盛,所产纸张远销陕北、甘肃的兰代开始便以泥质字模和图案为主兴起手工印制花炮和年节祭祀供奉的灶君、土地、门川、甘肃等地②。笔者在 2011 年的实地考贸易的只营散户,
本文编号:3360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6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