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红色波普”艺术的时代性和视觉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3:28
  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85思潮”给中国艺术界甚至文化界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借助“85思潮”的便利咨询,在美术领域,出现了各种模仿和照搬西方艺术流派的语言和技巧的现象。波普艺术也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并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一股重要的艺术潮流。但是波普艺术来到中国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在存在理念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上发生了异化。西方的波普艺术针对的是消费主义社会背景下的消费文化符号,比如娱乐明星,日常消费产品等,而中国的波普艺术家却借助政治符号,历史记忆来表达艺术主张。这种带有明显的政治符号以及文革记忆的波普艺术作品即被称为“红色波普”艺术。不可否认,“红色波普”艺术带有“后殖民主义”文化的特点,但是抛却西方媒体的支持和炒作成分来看,“红色波普”艺术是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国际当代艺术的第一次接轨,也让西方的艺术世界又一次的关注到了中国的艺术。最主要的是这种艺术形式自身还是带有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首先,“红色波普”艺术出现在消费社会到来后,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了严重脱节后社会症状在艺术上的反映。正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里将文革中的大批判形象与西方消费形象并置就是在巧妙地陈...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红色波普”艺术的时代性和视觉语言研究


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庭如此迷人理查德·汉密尔顿(英)

安迪,霍尔


图 1-1 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庭如此迷人理查德·汉密尔顿(英)图片来源:www.baidu.com用极为通俗化的方式直接表现物质生活。问题,即社会现实,以及绘画艺术的形式探手段,复制和粘贴。但却无法形成国际潮流,形象和现代传媒手段。美国人安迪·沃霍尔

旅程


94 的“广州双年展”结束,在“85 新潮”中展览中形成了一道强力的风景线,这种现象威尼斯双年展”而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主力钧,岳敏君等人,创作的主题不约而同的“大批判”系列,余又涵的“毛泽东选票”,的题材和艺术语言表达比较统一,基本上形齐,大部分画面粗糙,语言生硬,符号应用


本文编号:343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3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a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