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情境下的使用创新:作为“赠礼画”的兰花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21:23
<正>兰花,独居幽谷,香气洁净,中国文人将之视为理想品格的化身,歌其雅姿,咏其清芬。兰花在唐代已进入绘画,宋代赵孟坚、郑思肖,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郑燮、石涛等人皆是画兰名家。(1)图写兰花是文人士大夫"聊写胸中逸气耳"的途径,观者可以借由兰花窥见画家的性情与品格。然而,除了"表我意"之外,兰花图还有另一种功
【文章来源】:南方文坛.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民国)吴昌硕《兰香四时》扇面,上海朵云轩2005年春季拍卖会
南方文坛2020.4SouthernCulturalForum入画,一来劝子孙出色”之寓意,二来也与另一面的书法作品风格相符,成就了一件文雅别致的礼物。三、兰花与美人以墨兰寄兴的不只文人,还有才女。清代王概厘清了画兰的两大派别:画墨兰自郑所南、赵彝斋、管仲姬后,相继而起者,代不乏人,然分为二派。文人寄兴,则放逸之气,见于笔端;闺秀传神,则幽闲之姿,浮于纸上,各臻其妙。王概并非从直笔和折笔的画法,而是从性别上把画兰者分为“文人寄兴”和“闺秀传神”两派,前者“放逸”,后者“幽闲”。他接着梳理了女子画兰的发展脉络:管仲姬之后,女流争为效颦,至明季马湘兰、薛素素、徐翩翩、杨宛若,皆以烟花丽质,绘及幽芳,虽令湘畹蒙羞,然亦超脱不凡,不与众草为伍者矣。自元代管道升之后,明代出现了一批女画家,特别是在后期的名妓中,画兰者甚多,如马湘兰、薛素素、徐翩翩等。王概对名妓画兰充满偏见,认为烟花柳巷中的女子去画高雅脱俗的兰花,很不适宜。殊不知兰花之所以成为妓女们钟爱的绘画题材自有道理。首先,兰花形象简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神气完备的外形,不像画山水和人物,要求较高的技巧。其次,正如高居翰指出的,名妓偏爱兰、水仙、竹等高雅题材与其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在人性的揭示,不如说是个人对所认定的理想的一种刻意坚持。越是身处泥沼,越要强调自己坚守高洁的志向,这是妓女画兰的重要原因。秦淮名妓马湘兰曾在所绘的《墨兰图》上题诗云:“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图1:(清)郑燮《竹石兰蕙图》,上海文物商店旧藏图2a:(民国)吴昌硕《兰香四时》扇面,上海朵云轩2005年春季拍卖会图2b:(民国)吴昌硕《兰香四时》扇面,上海朵云轩2005年春季拍卖会18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物护持[J]. 陆蓓容. 紫禁城. 2016(04)
[2]晚明名妓在西湖畔的生活与绘画[J]. 李娜. 新美术. 2015(09)
[3]从吴昌硕先生佚印谈缶翁与合肥人的不解印缘[J]. 徐家伦,张海斌. 书法世界. 2003(05)
硕士论文
[1]明中叶江南文人山水祝寿图寓意研究[D]. 李月云.南京艺术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460216
【文章来源】:南方文坛.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民国)吴昌硕《兰香四时》扇面,上海朵云轩2005年春季拍卖会
南方文坛2020.4SouthernCulturalForum入画,一来劝子孙出色”之寓意,二来也与另一面的书法作品风格相符,成就了一件文雅别致的礼物。三、兰花与美人以墨兰寄兴的不只文人,还有才女。清代王概厘清了画兰的两大派别:画墨兰自郑所南、赵彝斋、管仲姬后,相继而起者,代不乏人,然分为二派。文人寄兴,则放逸之气,见于笔端;闺秀传神,则幽闲之姿,浮于纸上,各臻其妙。王概并非从直笔和折笔的画法,而是从性别上把画兰者分为“文人寄兴”和“闺秀传神”两派,前者“放逸”,后者“幽闲”。他接着梳理了女子画兰的发展脉络:管仲姬之后,女流争为效颦,至明季马湘兰、薛素素、徐翩翩、杨宛若,皆以烟花丽质,绘及幽芳,虽令湘畹蒙羞,然亦超脱不凡,不与众草为伍者矣。自元代管道升之后,明代出现了一批女画家,特别是在后期的名妓中,画兰者甚多,如马湘兰、薛素素、徐翩翩等。王概对名妓画兰充满偏见,认为烟花柳巷中的女子去画高雅脱俗的兰花,很不适宜。殊不知兰花之所以成为妓女们钟爱的绘画题材自有道理。首先,兰花形象简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神气完备的外形,不像画山水和人物,要求较高的技巧。其次,正如高居翰指出的,名妓偏爱兰、水仙、竹等高雅题材与其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在人性的揭示,不如说是个人对所认定的理想的一种刻意坚持。越是身处泥沼,越要强调自己坚守高洁的志向,这是妓女画兰的重要原因。秦淮名妓马湘兰曾在所绘的《墨兰图》上题诗云:“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图1:(清)郑燮《竹石兰蕙图》,上海文物商店旧藏图2a:(民国)吴昌硕《兰香四时》扇面,上海朵云轩2005年春季拍卖会图2b:(民国)吴昌硕《兰香四时》扇面,上海朵云轩2005年春季拍卖会18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物护持[J]. 陆蓓容. 紫禁城. 2016(04)
[2]晚明名妓在西湖畔的生活与绘画[J]. 李娜. 新美术. 2015(09)
[3]从吴昌硕先生佚印谈缶翁与合肥人的不解印缘[J]. 徐家伦,张海斌. 书法世界. 2003(05)
硕士论文
[1]明中叶江南文人山水祝寿图寓意研究[D]. 李月云.南京艺术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460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6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