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外师造化 随机应变 ——山水画现场落墨写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03:00
  古往今来,山水画写生都伴随着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生着改变。19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演进基本分为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黄宾虹、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主张笔墨回归传统,追求在传统的笔墨表达中寻找真实的自然。另一种是以林风眠、徐悲鸿为主要人物的引入西方严谨写实体系来表现和描绘客观的现实。他们在坚守传统笔墨的同时回归自然,并以西方写实主义的模式探寻中西融合的路径。但无论怎样二者都把写生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中国画在写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落墨写生的出现既与速写、素描写生进行创作整理的方式不同,也与传统的游山观水,目识心记的默画不同,现场落墨写生是将绘画的整个过程植入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将自然的变化和时空的转换注入画者的情感体验,使其画面少了一些经验的承袭,多了些真实的触动。现场落墨写生要求画者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直接用水墨材料对物象进行描绘,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画面。这需要调动作者的全方位的感受,包括对地理环境,气候变换,人文风俗的感触等,它是对整个自然生态的全方位的触摸,在此基础上进行意境的体会与提炼,并选择具有其形式特点和特殊美感的艺术表现方...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外师造化 随机应变 ——山水画现场落墨写生研究


李可染写生作品之一Fig2-1ThesketchbyKeranLee

李可染,作品


图 2-2 李可染写生作品之二Fig2-2 The sketch by Keran Lee当代写生观察方式水画写生的观察方式在传统观察方式上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绘画造型技巧。其一,对景写生。在凭借直觉的同时,利用人们对提高,对透视的理解、对空间的把握、对体积的感知等综合要。其二,强化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的来源,或许流水、乱石平丘、荷塘梅园。山、石、树不再只是传统的固定亲的现实形象。其三,延续性的观察。现当代的艺术家通过延些在不同时间里被观察的物象,表现为不可分割的绵延而非个察方式使作品呈现出不断延续的状态,也表现了不可重复的内当代写生笔墨铺陈写生随着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媒介材质的引入,带来了情感墨形式语言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笔墨当随时代”,笔墨

作品,主角,笔墨语言,艺术感受


第 4 章 现场落墨写生的现实意义写生之于创作写生的作品相对完整。在写生时,画者常常因为缺少熟悉的画的状态,因为对象的形象与熟悉的表现方法不一致而陷。然而写生应当是通过个性化的笔墨形式把客观景象转为主观感受来加强画面的艺术感受。绝不仅仅是把自然景物客要有所取舍。就像一台戏一样,有主角、配角之分,如果了主角,就没有了层次感,绘画更是如此。而写生不只是的作品,在写生之中完善画面的构成与笔墨语言,这样的术作品。据相关的文献记载,在六十年代,最早由四川美老师开始饯行现场落墨写生,现场落墨写生是四川美术学,在笔墨宽度与深度并重的基础上强调笔墨宽度的拓展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山水画写生的情感图式创新与笔墨的时代感[J]. 杨锋.  美与时代(中). 2016(02)
[2]20世纪“外师造化”美学价值浅析[J]. 刘塨.  宁夏社会科学. 2012(02)



本文编号:3469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69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4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