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谌北新油画风景表现性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20:00
  谌北新的油画风景作品,在中国当代油画界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造型语言特点。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开始培养的第一批学院派画家,谌北新有着特别的绘画学习经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时期的学习,再到后来八十年代末远赴欧洲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做访问画家,正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吸收,使得谌北新形成了具有中西方融合特点的油画风景表现性语言。他以风景作为绘画主题,一方面研习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另一方面吸取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光色表现特点和技法,开创了一条表现自我精神与情感的绘画道路,将表现性语言寄予情与景的对话之中。本文主要从谌北新油画风景作品中表现性绘画语言这一角度切入,首先对其艺术风格进行整体概述,寻找到表现性语言的体现。其次,分析其表现性语言形成的过程与受到的影响,挖掘出他油画风景的艺术特色。再者通过谌北新中西融合的艺术观探寻表现性语言在他作品中的具体体现,针对他作品中油画材料和技法的个性化运用,肌理塑造性、写意性笔触和色彩构成形成的视觉效果,研究出外观形式美与内在情感结合的抒情写意式表现性语言。谌北新油画风景中的表现性绘画语言并不属于表现主义的范畴,而是与...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谌北新油画风景表现性语言研究


图1-3谌北新《冬》1957年?

油画,布面,纸面,巴黎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_2、1-3)等毕业创作初露锋芒,还是到后来的文革特殊时期也坚持进行风景写生,??代表作品《小镇》、《浦江》(图1-4、1-5),当时因为不符合红光亮的画面要求??被喻为“安东尼奥”式绘画,再到1988年远赴欧洲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为??期一年访问画家的艺术经历,油画风景一直是谌北新坚持不变的题材,尤其在赴??巴黎访问归来之后,对于色彩的运用更加的清新生动,2000年左右是谌北新艺术??创作上的高峰阶段。不论是对颜色的控制和画面节奏的掌握都十分鲜明且赋有个??人特色。??图1?一1至1?一5,属于谌北新早期的油画风景作品,都是他去巴黎访问之前所??作的,我们可以发现与他赴巴黎访问后所创作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画面整体的??色调比较灰颜色对比并不强烈,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也具有很大的关??联。《白云中的白教堂》(图1-6)是谌北新访问巴黎时期所作,这一时期的画面??整体色调和笔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巴黎,画面,毕业创作,作品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_2、1-3)等毕业创作初露锋芒,还是到后来的文革特殊时期也坚持进行风景写生,??代表作品《小镇》、《浦江》(图1-4、1-5),当时因为不符合红光亮的画面要求??被喻为“安东尼奥”式绘画,再到1988年远赴欧洲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为??期一年访问画家的艺术经历,油画风景一直是谌北新坚持不变的题材,尤其在赴??巴黎访问归来之后,对于色彩的运用更加的清新生动,2000年左右是谌北新艺术??创作上的高峰阶段。不论是对颜色的控制和画面节奏的掌握都十分鲜明且赋有个??人特色。??图1?一1至1?一5,属于谌北新早期的油画风景作品,都是他去巴黎访问之前所??作的,我们可以发现与他赴巴黎访问后所创作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画面整体的??色调比较灰颜色对比并不强烈,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也具有很大的关??联。《白云中的白教堂》(图1-6)是谌北新访问巴黎时期所作,这一时期的画面??整体色调和笔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谌北新油画艺术论[J]. 李青.  美术. 2012(09)
[2]风景画的新空间[J]. 水天中.  美术观察. 2004(09)
[3]引进与创造 20世纪中国油画展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 周昭坎,彭薇.  美术. 2000(08)
[4]漫谈俄罗斯美术[J]. 谌北新.  美术. 2000(06)
[5]谈谈风景写生[J]. 谌北新.  西北美术. 1999(02)
[6]浓缩的风景——谌北新油画读感[J]. 徐君萱.  美术. 1996(04)



本文编号:3493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93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