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罗宾逊绘画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05:45
  西奥多·罗宾逊是美国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罗宾逊的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浓郁的艺术氛围增强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求知欲,这使他毅然走出熟悉的环境去学习新的绘画技巧。在绘画语言的表现方式上,罗宾逊有自己的艺术主张。从规则严谨的画面构图到不规则的新颖构图,反映出他打破传统绘画构图方式的态度和决心;从沉稳单一的色彩表现到丰富明朗的画面色彩,映射出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感知力;虽然都是受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但由于性格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与同时期艺术家惠斯勒和哈萨姆的绘画风格截然不同。罗宾逊通过自己对艺术独有的理解,在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融合自己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技巧形成了具有他自身风格特点的绘画表现方式,创作出了独特的并具有美国本土印象派绘画风格的作品。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罗宾逊绘画语言研究


《中国花瓶里的菊花》西奥多·罗宾逊1873年布面油画尺寸与藏处不详

示意图,花瓶,菊花,示意图


图 1-1《中国花瓶里的菊花》西奥多·罗宾逊 1873 年布面油画 尺寸与藏处不详图 1-2《中国花瓶里的菊花》示意图艺术家需要用自己主观的感知捕捉瞬间的景色来选择小场景的绘画构图,这对于受过专业传统绘画训练的罗宾逊来说,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在莫奈的直接影响下,他开始试验性地采用莫奈的绘画风格和技术,使用松散而又富有变化的线条赋予作品活力。在创作过程中,罗宾逊也像莫奈一样去描绘户外风景主题,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去捕捉多种多样的视觉情感效果。罗宾逊的作品在构图中有非常大的变化,逐渐开始趋于印象派不平均的构图形式,随着时间的推进,他更加熟练掌握了印象派绘画的构图技巧。在吉维尼的创作过程中他开始记录他对塞纳河流域自然地形的艺术感知。量的积累使他的绘画技巧有了质的飞跃,随后便创作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除了创作的几何结构,罗宾逊还特别看重风景作品画面的整体构型,用纯粹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日常生活体验的状态,这也是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所强调的绘画原则的中心思想。《吉维尼》(图 1-3、图 1-4)充分反映了罗宾逊的绘画在构图法则上的转

画面,斜坡,影子,风景


右一次向上延伸到画面之外,其中最左边的树的高度与影子相加使其变得很长。整体树在光照下其的影子边缘线被罗宾逊主观处理成两条线组成的三角形,将整幅画分割了个不平均的块面,使画面的构图更加的不规则;画面受光与背光的颜色也将画面分割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整个画面清晰、明快。明暗色块交织出现在画面中,使画面看上去透气、生动、有分量。1889 年他创作了一系列塞纳河流域的风景(图 1-5),他的这一系列的风景作品在构图都上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画面上有几条相对交织的斜线将整个构图分割开来,远处的天际线平直且虚化,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变得很远;中景是一座座立在塞纳河附近的小房子,这些房子就像画面构成中点的元素一样分布在画面上,使整个画面氛围活跃跳动;画面的前景由一条笔直的斜坡分割,斜坡的边将前景分成了一个三角形,罗宾逊将前景处理成几乎平面的形式,加上斜坡的冲击力,使整幅画面看起来十分的清晰、庄严,同时又带有神秘感。从罗宾逊构图所运用的斜线分割来看,他在绘画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极具视觉震撼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山大水中一瞥本土特点——美国、法国印象派风景画的比较研究[J]. 郭宗保.  书画世界. 2017(02)
[2]19世纪末法国印象派在美国的展览与接受研究[J]. 陈瑶.  美术观察. 2015(02)
[3]油画色彩语言的精神表现[J]. 杨友成.  中国艺术. 2013(01)
[4]绘画语言解读(连载之二)[J]. 黄超成.  艺术探索. 2005(01)
[5]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之一[J]. 黄超成.  艺术探索. 2004(04)

博士论文
[1]李公麟绘画研究[D]. 顾海涛.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美国印象派艺术收藏研究[D]. 张凡.上海大学 2017
[3]交响乐塞尚绘画的形式构成研究[D]. 丁泰昂(Tin Htay Aung).中国美术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梵高绘画形式语言研究[D]. 金新贺.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印象派绘画语言对创作实践的影响[D]. 闫雪斐.苏州大学 2016
[3]万安罗盘的制作工艺与传承研究[D]. 孟俊峰.安徽大学 2016
[4]论高更艺术中的“抽象冲动”[D]. 孙衍.安徽大学 2015
[5]弗鲁贝尔的绘画语言研究[D]. 刘莉萍.广西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8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98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