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批评家歌德与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艺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1-11-18 10:10
  歌德结束意大利之旅回到魏玛后的几十年间,一直致力于在德国艺术界推扬一种以古希腊罗马为标杆的古典艺术理想。此时的歌德影响力已溢出文学圈,成为整个思想领域的权威性人物。他与年轻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交往,经历由激赏到陌路的转变,带有艺术批评尝试影响艺术创作的特征,也是折射当时艺术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对立关系的一面镜子。而另一方面,弗里德里希在与大师的往来中始终坚持自己独立的艺术人格。他摒弃了古典式艺术的象征手法,走出了一条以有限之画面言无限之意蕴的表现道路。二人艺术观念的交流与对峙,是本文的讨论对象。 

【文章来源】:艺术评论.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批评家歌德与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艺术交流


《日落时的朝圣队》,1805年,粉笔画

油画,十字架,大师,歌德


图1 《日落时的朝圣队》,1805年,粉笔画1805年8月25日,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向歌德及其友人圈主办的魏玛艺术奖提交了两幅棕色粉笔画,分别是《日落时的朝圣队》(Wallfahrt bei Sonnenuntergang,见图1)和《有枯死橡树的夏日风景》(Sommerlandschaft mit abgestorbener Eiche)[2]。与弗里德里希后期视野高远、意境开阔的油画作品相比,这只是两幅未完成的习作。虽然形式简陋,但大胆、阔朗的构图和将诗意、情感因素赋予自然风光的创作理念已经跃然于纸上。魏玛艺术奖由歌德、席勒和海因里希·迈耶主导,意在推动当时的画家接受古典主义的艺术理想,在连续举办的七年间都以古希腊神话或荷马史诗为征稿题材。尽管这一年征稿的主题实际上是赫拉克勒斯神话,歌德还是将奖项颁给了弗里德里希的两幅几乎毫不切题的风景画,进而造就了这位终日忧郁的浪漫主义画家功业上的第一份重要的成功。甚至有学者认为,弗里德里希的本意并非将寄到魏玛的两幅画当作参赛的投稿[3],而仅仅是一种年轻画家的投石问路之举。歌德的颁奖,是出于对弗里德里希才华“不拘一格”的真诚赞赏。弗里德里希后在感谢信中请求歌德收藏这两幅作品。由于歌德正在为魏玛大公筹募版画藏品,便将两幅画纳入了宫廷收藏中。

铜版画,水彩,十字架,柏林


1805年8月25日,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向歌德及其友人圈主办的魏玛艺术奖提交了两幅棕色粉笔画,分别是《日落时的朝圣队》(Wallfahrt bei Sonnenuntergang,见图1)和《有枯死橡树的夏日风景》(Sommerlandschaft mit abgestorbener Eiche)[2]。与弗里德里希后期视野高远、意境开阔的油画作品相比,这只是两幅未完成的习作。虽然形式简陋,但大胆、阔朗的构图和将诗意、情感因素赋予自然风光的创作理念已经跃然于纸上。魏玛艺术奖由歌德、席勒和海因里希·迈耶主导,意在推动当时的画家接受古典主义的艺术理想,在连续举办的七年间都以古希腊神话或荷马史诗为征稿题材。尽管这一年征稿的主题实际上是赫拉克勒斯神话,歌德还是将奖项颁给了弗里德里希的两幅几乎毫不切题的风景画,进而造就了这位终日忧郁的浪漫主义画家功业上的第一份重要的成功。甚至有学者认为,弗里德里希的本意并非将寄到魏玛的两幅画当作参赛的投稿[3],而仅仅是一种年轻画家的投石问路之举。歌德的颁奖,是出于对弗里德里希才华“不拘一格”的真诚赞赏。弗里德里希后在感谢信中请求歌德收藏这两幅作品。由于歌德正在为魏玛大公筹募版画藏品,便将两幅画纳入了宫廷收藏中。图4 《 彩虹下的吕根岛风光》,约1810年,油画


本文编号:3502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02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