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语言在民族题材中国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29 01:46
中国绘画艺术经过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和审美特征,为世人所瞩目。线性语言作为其初始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最独特的审美特征,贯穿其中,延续不衰。从远古时期开始,原始洞穴壁画、象形文字、新石器时期彩陶,再到战国时期帛画,直至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陈洪绶等不同时代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画家,始终都保持着以线为主的绘画表现语言,创造了既体现不同时代,又具有中国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日趋多元化。虽然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直至今日,线性语言依然是中国绘画形式的主要特征。在当今文化多元共存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创作应该继承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重视线性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将具有时代新意的线性语言应用于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中。本文从中国绘画线性语言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究分析,阐述线性语言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特征。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以自身创作实践为线索,论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中线条的运用与研究。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物龙凤帛画
粗植w犮展到苍劲剛::??其中《洛神赋图》(图2-1),?;;;;?■?-:??^?.?::?^??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各祌:?v?;■?-?:??r???.?..?.?:?->:'-■*?■-?-?**'■???--?-???5.卞ft!*.?^??的形象和他们乙间的情感%?g??动态描绘,运臟叠、交错:y?:??连续性_的秘个妙I'? ̄?*?.??????*?j?j?1??间时间的约束,将不同情节巇??铺陈于同-长卷中,使得全必'‘??图2-1顾恺之《洛神赋图》??画整体疏密有致、迂回曲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其动态丽婉端庄,目光专注,精准的表现了人物的形态神情。同??时在衣纹服饰的处理上,线条用笔均匀细描、精密圆熟、饱含韵律,衣带飘逸有秀劲古??朴之感,富有节奏和韵律,将再现能力发挥到极致。被人称赞到:“其笔墨简澹,其线条??如春蚕吐丝,细密精致;又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起伏绵延,匀和舒缓,虽细若游??丝
丰富的想象力。从吴P??道子的画作《送子天??王图》(图2-2)中?一?二??可以看出其用线刚?图2_2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劲豪爽,行笔间抑扬顿挫,似有节奏,变化极其丰富。在衣纹的刻画上,线条流畅,笔??势圆转,转折处方折,盈盈若舞,给人一种迎风飘举之感,形成“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故而后汤屋在《画鉴》中对其评价道:“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箅停匀,莫不如意。其博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从唐代到宋代,中国绘画中线性语??言继续发展与丰富。线描人物画,在继_?為??承唐代绘醜基础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画中线的造型功能和情感表达[J]. 涂湘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2]应物象形源流考[J]. 李云集. 美术观察. 2010(12)
[3]从“十八描”看历代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J]. 邓刚,程心颖.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4]论工笔画与水墨画的审美差异[J]. 邓益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工笔人物画作品中少数民族题材表现研究[D]. 姚蔼萍.广西师范大学 2013
[2]传统中国画线条演化与表现形态研究[D]. 李玲.淮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5589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物龙凤帛画
粗植w犮展到苍劲剛::??其中《洛神赋图》(图2-1),?;;;;?■?-:??^?.?::?^??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各祌:?v?;■?-?:??r???.?..?.?:?->:'-■*?■-?-?**'■???--?-???5.卞ft!*.?^??的形象和他们乙间的情感%?g??动态描绘,运臟叠、交错:y?:??连续性_的秘个妙I'? ̄?*?.??????*?j?j?1??间时间的约束,将不同情节巇??铺陈于同-长卷中,使得全必'‘??图2-1顾恺之《洛神赋图》??画整体疏密有致、迂回曲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其动态丽婉端庄,目光专注,精准的表现了人物的形态神情。同??时在衣纹服饰的处理上,线条用笔均匀细描、精密圆熟、饱含韵律,衣带飘逸有秀劲古??朴之感,富有节奏和韵律,将再现能力发挥到极致。被人称赞到:“其笔墨简澹,其线条??如春蚕吐丝,细密精致;又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起伏绵延,匀和舒缓,虽细若游??丝
丰富的想象力。从吴P??道子的画作《送子天??王图》(图2-2)中?一?二??可以看出其用线刚?图2_2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劲豪爽,行笔间抑扬顿挫,似有节奏,变化极其丰富。在衣纹的刻画上,线条流畅,笔??势圆转,转折处方折,盈盈若舞,给人一种迎风飘举之感,形成“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故而后汤屋在《画鉴》中对其评价道:“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箅停匀,莫不如意。其博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从唐代到宋代,中国绘画中线性语??言继续发展与丰富。线描人物画,在继_?為??承唐代绘醜基础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画中线的造型功能和情感表达[J]. 涂湘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2]应物象形源流考[J]. 李云集. 美术观察. 2010(12)
[3]从“十八描”看历代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J]. 邓刚,程心颖.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4]论工笔画与水墨画的审美差异[J]. 邓益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工笔人物画作品中少数民族题材表现研究[D]. 姚蔼萍.广西师范大学 2013
[2]传统中国画线条演化与表现形态研究[D]. 李玲.淮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2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