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岫闻艺术图像符号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5:37
作为第一位华人艺术家在泰特美术馆参加展出的崔岫闻,也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女性艺术家之一,她视角尖锐,作品寓意深邃,她致力于关注女性的社会境遇,向社会提出问题,富有想象力的精神挖掘和心理分析,她具有独特观念想法的图片和影像作品,细腻的表现了她思考的视觉传达过程。当今中国女性艺术成为一种流行话题。那么,什么是中国女性艺术?中国有没有女性艺术?她与西方的女权主义艺术有什么不同? 本文将从崔岫闻早期引起社会关注的油画作品入手,(因当时其艺术语言和形式语言的大胆、直接,引起了广发关注)同时研究她各个时期的作品特征及其形成的因素,并着重研究其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作品。她的作品为什么会被中西方接受,为什么能在当代艺术中占得一席之地? 当下关注崔岫闻的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藏家几乎都是从以下的四个层面:生理直觉感受层面、心理过滤层面、社会批判层面和精神空间层面来分析和解读她的艺术图像符号的。笔者希望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对崔岫闻作品和创作思想的再认识、进一步去解析崔岫闻艺术图像符号受众者的心理感受;解析崔岫闻艺术图像符号是如何让西方人了解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解析一群人对崔岫闻艺术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研究
1.3.2 国外现状研究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综合归纳方法
1.5.3 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1.5.4 图像学研究法
1.6 相关概念
1.6.1 女性主义艺术
1.6.2 女性艺术
2 崔岫闻早期艺术环境论述
2.1 艺术之路
2.1.1 崔岫闻简述
2.1.2 20 世纪 90 年代中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环境
3 崔岫闻艺术图像符号风格和形式语言论述
3.1 油画作品图像符号和形式语言分析
3.1.1. 油画作品《玫瑰与水薄荷》
3.1.2. 油画作品《舛》
3.2 图品作品图像符号风格和形式语言的分析
3.2.1 图片《程程贝贝》
3.2.2 图片《三界》油画、 图片、录像 2003
3.2.3 图片《天使》
3.2.4 图片《真空妙有》
3.3 影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精神根源
3.3.1 影像作品《洗手间(Lady's)》
3.3.2 影像作品《神域》
4 崔岫闻艺术的成长
4.1 创作中创作中我构建
4.1.1 视知觉和创造性想象的完善和构建
4.2 崔岫闻艺术的社会学意义
5 从崔岫闻的作品引发的思考
5.1 女性艺术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5.2 中西方受众的差异
5.2.1 中西方受众的文化差异
5.2.2 中西方受众审美和心理差异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B: 图片收集
附录 C:崔岫闻主要艺术经历
致谢
本文编号:3681929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研究
1.3.2 国外现状研究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综合归纳方法
1.5.3 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1.5.4 图像学研究法
1.6 相关概念
1.6.1 女性主义艺术
1.6.2 女性艺术
2 崔岫闻早期艺术环境论述
2.1 艺术之路
2.1.1 崔岫闻简述
2.1.2 20 世纪 90 年代中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环境
3 崔岫闻艺术图像符号风格和形式语言论述
3.1 油画作品图像符号和形式语言分析
3.1.1. 油画作品《玫瑰与水薄荷》
3.1.2. 油画作品《舛》
3.2 图品作品图像符号风格和形式语言的分析
3.2.1 图片《程程贝贝》
3.2.2 图片《三界》油画、 图片、录像 2003
3.2.3 图片《天使》
3.2.4 图片《真空妙有》
3.3 影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精神根源
3.3.1 影像作品《洗手间(Lady's)》
3.3.2 影像作品《神域》
4 崔岫闻艺术的成长
4.1 创作中创作中我构建
4.1.1 视知觉和创造性想象的完善和构建
4.2 崔岫闻艺术的社会学意义
5 从崔岫闻的作品引发的思考
5.1 女性艺术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5.2 中西方受众的差异
5.2.1 中西方受众的文化差异
5.2.2 中西方受众审美和心理差异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B: 图片收集
附录 C:崔岫闻主要艺术经历
致谢
本文编号:3681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68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