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
本文关键词:中国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无论东西方,用简练的笔法作画自古有之,漫画即源于这些夸张变形的人物画。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现代漫画成形于20世纪,日后发展过程中,中国漫画一直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漫画兼具审美娱乐和时代精神传达的双重属性,在印刷时代发展并走向辉煌,期间电影技术的普及赋予了漫画新的表现形式,动画成为不少国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传播力可见一斑。随着当代自媒体的盛行,很多新一代的漫画创作者走入我们的视野。在信息民主化的时代,漫画的涵义相比过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媒体漫画是传统漫画在互联网上新的呈现,其载体是自媒体,依存体是网络。由于漫画的介入,互联网这一电子媒介冰冷的科技形式拥有了极大的趣味性,而凭借自媒体,漫画变得更加犀利,一方面,漫画从绘制到发布周期的缩短让其灵敏度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凭借很多漫画制作软件,普通人也能绘制漫画,业余创作者的参与让大众的诉求得到更全面的体现。论及艺术传播,除却自媒体带来的巨大传播力,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大众站在了传播结构的顶端,艺术传播真正得到了普泛化。此外,以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为例,在自媒体时代,艺术评论的权利落实到每一个普通人,艺术民主化成为大势所趋。从艺术传播的形态出发,自媒体漫画大致分为“艺术的传播”以及“艺术地传播”两类,前者是自媒体漫画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自媒体漫画,是最常见的艺术传播,后者是通过自媒体漫画传播有效信息,自媒体漫画是传播的手段和载体,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也是自媒体时代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本文着眼于中国当代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从艺术传播的几大系统结构——自媒体漫画的创作者、受众、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这六个方面探讨课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解读并提出前瞻性看法,话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深度解读社会新型文化,有助于读者更为理性地去对待所有自媒体流行艺术。
【关键词】:漫画 自媒体 艺术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3
- 1.1 自媒体漫画传播的研究动因8-9
- 1.2 自媒体漫画传播的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方法论述11-13
- 第2章 自媒体流行漫画的理论基础13-22
- 2.1 传播学概述13-19
- 2.1.1 传播的概念13
- 2.1.2 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13-15
- 2.1.3 传播学几个重要的模式15-19
- 2.2 艺术传播与自媒体流行漫画的传播19-22
- 2.2.1 艺术传播的概念19
- 2.2.2 艺术传播的时代意义19-20
- 2.2.3 本文的研究基点20-22
- 第3章 自媒体漫画艺术传播的架构分析22-29
- 3.1 自媒体漫画的界定22-23
- 3.2 自媒体传播概述23-25
- 3.2.1 自媒体的界定23-24
- 3.2.2 自媒体传播的特征24-25
- 3.3 漫画的传播属性25-27
- 3.3.1 漫画起源25-26
- 3.3.2 漫画的传播优势26-27
- 3.4 自媒体漫画的传播优势27-29
- 第4章 自媒体漫画的基本元素29-58
- 4.1 创作者29-43
- 4.1.1 创作者身份29-34
- 4.1.2 创作动因34-43
- 4.2 传播内容43-51
- 4.2.1 漫画的艺术语言43-47
- 4.2.2 漫画的题材分类47-51
- 4.3 受众51-52
- 4.3.1 受众范围51-52
- 4.3.2 受众特点52
- 4.4 传播者52-56
- 4.4.1 创作者53
- 4.4.2 自媒体编辑53-54
- 4.4.3 受众54-56
- 4.5 漫画作者与受众的交互影响56-58
- 第5章 自媒体漫画的社会效应58-71
- 5.1 扩散面58-61
- 5.1.1 国内传播58-60
- 5.1.2 国外传播60-61
- 5.2 影响力61-68
- 5.2.1 艺术的普泛化61-62
- 5.2.2 主流价值观的巩固与建设62-64
- 5.2.3 网络文化的构建64-68
- 5.3 自媒体漫画传播的隐患68-69
- 5.3.1 艺术审美价值68
- 5.3.2 创新精神表达的悖论68-69
- 5.3.3 艺术格局评析69
- 5.3.4 传播媒介的非延续性69
- 5.4 自媒体漫画传播的未来展望69-71
- 5.4.1 审美价值的提高70
- 5.4.2 相关法律的完善70
- 5.4.3 跨文化传播的最大化实现70-71
- 第6章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7
- 附录A 中国部分知名自媒体漫画作者77-80
- 附录B 近三年自媒体流行漫画大事件一览表80-8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生;费利君;;论艺术传播的特点与界域[J];艺术教育;2008年07期
2 丁红;;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杨大伟;;艺术传播中的道传合一[J];新美术;2011年01期
4 帅伟;;艺术传播的文化动力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2年05期
5 杨欣;;浅谈艺术传播的效果[J];职业技术;2012年10期
6 马立新;梁媛媛;;论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与生产德性和消费德性的互作机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樊月娟;试论科学与艺术[J];文艺研究;1996年05期
8 吕红伟;网络科技鼓动的艺术变革——读黄鸣奋教授新著《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J];福建艺术;2001年04期
9 陈明;;艺术传播与网络科技[J];新经济;2002年08期
10 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冬梅;;《艺术产业化的历程反思与理论诠释》成果概要[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宋蒙;;从历史语境中看艺术活动的现代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丰捷;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成立[N];光明日报;2011年
2 欧阳友权;艺术学建构的创新思维[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殷燕召;艺术学“自立门户”后综合性大学如何规划?[N];光明日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艺术的火把 生命的火把[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邹文;艺术不以公众优先是道义缺陷[N];工人日报;2005年
6 金元浦;艺术:从独创性写作到创意产业[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王廷信;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N];文艺报;2009年
8 记者肖雨枫;北航成立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刘琼;谁来“打开艺术之门”[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早报记者 陆斯嘉;上海文交所首次涉足公共艺术领域[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培鑫;传播媒介对当代艺术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2 孙钰然;科技赋予艺术更多的可能[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3 黄晏;中国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D];清华大学;2015年
4 毕丽静;技术时代的艺术之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太阳;网络艺术传播的育人功能探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6 梁媛媛;数字艺术传播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樊朝臣;从审美走向消费:艺术接受的当代嬗变[D];山东大学;2008年
8 纪新蕾;媒介变革与艺术传播[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刘胜男;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10 李精明;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自媒体漫画的艺术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4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