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革命”与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4-12-26 03:36
本文重申了“五四”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起点地位,而选取“美术革命”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理由如下:一、“美术革命”第一次把“美术”纳入现代批评的视野,从根本上触发了中国现代美术“现代性”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衰败、新与旧、模仿与创造等等对立的价值命题。二、“美术革命”拉开了二三十年代如火如荼的中国新艺术运动的序幕,无论是“新国画运动”在中西文化视野中所作的现代国画探索,还是“洋画运动”引介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抑或“新兴木刻运动”鼓吹革命的、大众的美术,这些由不同学术脉络构成的新艺术运动在内部及彼此之间都存在着艺术观念上的争论、冲突甚至是悖论,由此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批评发生和实践的历史现场。其中,笔者重点考察了从“美术革命”到“洋画运动”的批评史脉络: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一种新学说的“批评”在中国如何确立的问题,包括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批评”一词的语义变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形态以及什么是“真的文艺批评”等;第二章是从批评史的立场具体分析吕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文本,重点在于探讨二者的“美术”观、批评话语和内在的思想脉络;第三章是聚焦于“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及其批评话语实...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思潮与运动:重绘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的“现代性”面孔
第一节 从“前卫性”的反思、批判到“中国现代美术批评”范畴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现代美术”的“现代”追问
第三节 重申“五四”作为中国美术批评现代转型的起点
第一章 “批评”: 一种新学说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批评”概念及其语义新变
一、受压抑的传统“批评”
二、现代“批评”的语义生成
第二节 在“致用”与“学术”之间: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形态
一、以“批评”之名: 罗家伦与五四“思想革命”
二、“通信”栏: 《新青年》的批评空间
三、“骂”: 一种专断型的批评模式
四、“骂倒王敬轩”: “文学革命”的批评话语实践
第三节 什么是“真的文艺批评”?
一、文艺创作与“批评”
二、“文艺批评”的确立
三、从“态度”出发反思“文艺批评”的本质
四、“文学批评”与“美术批评”的异同
第二章 “美术革命”: 一场未遂的对话与批评
第一节 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 吕澂“美术革命”的批评视景
一、“美术”缘何要“革命”?
二、“美术之弊”
三、鲁迅的“寂寥之至”
四、“美育之效”
第二节 “王画”: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一、作为权力话语的“王画”
二、陈师曾论“王派”
三、“石谷派”之流弊
四、“文人画”的价值危机
第三节 “美术革命”的现代性及其困境
一、“文学”之“美”的确立
二、从广义“美术”中出走的“文学”
三、“图画”如何“美术”?
四、狭义“美术”的生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 洋画运动:象牙塔中的革命
第一节 “美术”应该怎样“教学”?
一、从“美术革命”的先锋到上海美专教务长
二、以“创造”为核心的表现说批评
第二节 “洋画运动”的批评理论资源
一、引“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为知音
二、“搬过来”的文艺批评理论
第三节 现代性视野中的“洋画运动”及其批评实践
一、“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
二、“艺术叛徒”的神话
三、以“人格”为中西批评的契合点
结语 也谈“批评”的“危机”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本文编号:4020465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思潮与运动:重绘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的“现代性”面孔
第一节 从“前卫性”的反思、批判到“中国现代美术批评”范畴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现代美术”的“现代”追问
第三节 重申“五四”作为中国美术批评现代转型的起点
第一章 “批评”: 一种新学说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批评”概念及其语义新变
一、受压抑的传统“批评”
二、现代“批评”的语义生成
第二节 在“致用”与“学术”之间: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形态
一、以“批评”之名: 罗家伦与五四“思想革命”
二、“通信”栏: 《新青年》的批评空间
三、“骂”: 一种专断型的批评模式
四、“骂倒王敬轩”: “文学革命”的批评话语实践
第三节 什么是“真的文艺批评”?
一、文艺创作与“批评”
二、“文艺批评”的确立
三、从“态度”出发反思“文艺批评”的本质
四、“文学批评”与“美术批评”的异同
第二章 “美术革命”: 一场未遂的对话与批评
第一节 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 吕澂“美术革命”的批评视景
一、“美术”缘何要“革命”?
二、“美术之弊”
三、鲁迅的“寂寥之至”
四、“美育之效”
第二节 “王画”: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一、作为权力话语的“王画”
二、陈师曾论“王派”
三、“石谷派”之流弊
四、“文人画”的价值危机
第三节 “美术革命”的现代性及其困境
一、“文学”之“美”的确立
二、从广义“美术”中出走的“文学”
三、“图画”如何“美术”?
四、狭义“美术”的生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 洋画运动:象牙塔中的革命
第一节 “美术”应该怎样“教学”?
一、从“美术革命”的先锋到上海美专教务长
二、以“创造”为核心的表现说批评
第二节 “洋画运动”的批评理论资源
一、引“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为知音
二、“搬过来”的文艺批评理论
第三节 现代性视野中的“洋画运动”及其批评实践
一、“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
二、“艺术叛徒”的神话
三、以“人格”为中西批评的契合点
结语 也谈“批评”的“危机”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本文编号:4020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2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