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论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的价值
【摘要】: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主流发展至今,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继承并推动中国画发展的前辈画家,是他们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文化瑰宝。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系统,和书法艺术一样能够持续并毫无间断的发展数千年,原因在于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都具有共同的精神本源,承载这一精神本源的载体便是笔墨,“笔墨”包含用笔与用墨,而用笔是中国画笔墨中的核心。但凡青史留名的中国画家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具有超强的用笔能力,因此从古至今用笔都是作为笔墨中的核心,所以在中国山水画学习中学会“用笔”,成为学习山水画的首要任务。焦墨画法作为中国绘画技法中的一种,虽然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时间较晚,但是此法古已用之,而且远远早于其他中国画技法。如远古时期的洞窟壁画装饰纹样,画法基本以黑色或黑褐色线条为主,可看作焦墨法的源起。之后的重彩画,以黑浓墨色线条勾勒为先决,是焦墨法的一种早期体现。早期的水墨,基本以焦墨为出发点,每层墨色基本不变,通过层层叠加产生有墨色深浅变化的效果。后来“墨分五彩”的提出,发展到了元代一笔中就有了墨色浓淡变化,在作画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水分,使墨色在大量水的作用下产生丰富的变化,这种画法得到文人的喜爱,发展至今成为被一直沿用的水墨画技法。到了明末清初一批画家将焦墨画法从山水画主技法中独立出来,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焦墨山水画,自此,焦墨画从山水画系统中独立出来,成为真正的焦墨山水画。文章采用实践分析法、图片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等结合笔者的经验总结,主要从以下方面来阐释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的价值:(一):通过查阅文献和图片分析总结出焦墨画法是中国绘画语言中最古老的画法,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审美和哲学思想背景,在山水画学习中运用焦墨画法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通过对焦墨画法技法的本质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焦墨画法是最具有“骨法用笔”和“以书入画”用笔精神的中国画技法,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独特个性,是更强调“笔”先“墨”后的技法。(三):通过当下以焦墨画法为主的画家作品进行分析,对画家写生创作过程中的理念和经验进行总结。加上本文笔者运用焦墨画法临摹、写生、创作的学习,特别是焦墨画法在写生过程中的大量实践,总结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过程中对用笔能力的提升具有核心价值。(四):当下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在山水画学习中坚守中国绘画的用笔精神变得尤为重要,就是对千百年来的“笔墨”继承和发展。用笔是笔墨之核心,所以在当下山水画学习中坚持以“用笔”为主的学习方式,是坚守中国画精神的有效方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价值的研究和总结,并加以阐述,为推动山水画的发展做出点滴贡献。
【关键词】:焦墨画法 山水画 学习 笔墨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1
- 一、选题缘由9
- 二、学术背景9-10
- 三、价值及意义10
- 四、研究方法10-11
- 第1章 焦墨画法概述11-14
- 1.1 焦墨画法概念简述11
- 1.2 焦墨画法沿革简述11-14
- 第2章 焦墨画法及其以书入画14-20
- 2.1 中国画之“笔”与“墨”14-15
- 2.2 焦墨画法之线性特征15-16
- 2.3 以书入画16-18
- 2.4 焦墨画作品之审美取向18-20
- 第3章 焦墨画法与山水画学习20-35
- 3.1 山水画学习诸环节20-21
- 3.2 焦墨画法在山水画临摹学习中的价值21-22
- 3.3 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写生学习中的运用22-32
- 3.3.1 焦墨画法在写生学习中的“形”和“神”23-27
- 3.3.2 焦墨画法在写生学习中的意境营造27-31
- 3.3.3 焦墨画法写生学习中笔墨的独立审美性31-32
- 3.4 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创作学习中的主导性32-35
- 3.4.1 焦墨画法对水墨山水画创作学习的主导性33-34
- 3.4.2 焦墨画法对工笔山水画创作学习的主导性34-35
- 第4章 焦墨画法在当代山水画学习中的价值与地位35-42
- 4.1 焦墨画法之功能性35-36
- 4.2 焦墨画法之写意性36-37
- 4.3 焦墨画法与“技进乎道”37-38
- 4.4 当代美术院校山水画学习的主要方式38-39
- 4.5 当下中国山水画学习环节的缺失39-41
- 4.6 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的地位及发展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品清华美院张建利焦墨山水[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6期
2 邓馨;;焦墨,简约的力量——殷会利访谈录[J];东方艺术;2009年18期
3 易英;;体验与创造——谈殷会利的焦墨人物画[J];世界美术;2010年02期
4 陈云;;焦墨疏论[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年01期
5 许烨鸣;;谈焦墨山水的审美取向[J];国画家;2013年03期
6 陈沫吾;;中国焦墨画散论[J];文史杂志;2013年06期
7 ;宋国琦中国画(焦墨)作品[J];美术;1995年07期
8 陈云;;焦墨疏论[J];领导文萃;2013年24期
9 陈长来;南山南水,感悟焦墨[J];艺术界;2005年03期
10 马新朝;;乡村诗意的捕获者——郑彦英与他的诗语焦墨画[J];时代文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谷;从焦墨到水墨[N];人民日报;2002年
2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著名美术评论家 刘曦林;焦墨山水大有空间[N];美术报;2011年
3 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福州画院专职画家 陈云;焦墨疏论[N];光明日报;2012年
4 高秀林;范艺达枯笔焦墨山水风格之解读[N];美术报;2013年
5 初中海;一道焦墨山水要旨论略[N];美术报;2013年
6 ;见素抱朴焦墨缘[N];人民日报;2005年
7 薛永年;焦墨 写意 家园[N];美术报;2011年
8 兆辉;初中海焦墨艺术带来的文化地震[N];美术报;2014年
9 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程征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张渝;老笔梁耘——论梁耘的焦墨古柏[N];美术报;2012年
10 ;“苍茫化境——穆家善焦墨画展”学术研讨会(部分摘录)[N];美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斌;焦墨山水画写生笔墨探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艾苗;论焦墨山水视觉特征和意境的关系[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3 林涛;焦墨山水的技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琦;皴法在我的焦墨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路元难;论焦墨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的价值[D];西南大学;2016年
6 石晶蕊;焦墨艺术中的当代审美表现[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贞艳;焦墨山水画表现技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智海娟;关于焦墨山水画传统价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刘树宗;论山水画焦墨技法的产生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子W,
本文编号:517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1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