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武当山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8:38

  本文关键词:武当山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真武修真图 武当山 玄天上帝启圣录 真武信仰


【摘要】:武当山磨针井祖师殿壁画《真武修真图》始绘制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描述了真武(玄天上帝)从武当发愿到名列金阙的修真故事。该壁画随祖师殿屡次重修保存至今,是武当山主体建筑中现存唯一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性真武修真壁画。磨针井壁画《真武修真图》本身没有榜题,所绘制内容不仅来自《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教经典,也与当时武当地区民间信仰有所关联。本文以武当山磨针井祖师殿《真武修真图》为研究对象,试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学、图像学等对获得的图像、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与《玄天上帝启圣录》、《真武灵应图册》、《武当嘉庆图》等武当传统真武修真故事,及陕西佳县白云观、河北蔚县北极宫等民间真武修真图相比较,一方面旨在对壁画的绘制内容、故事来源、图像风格,特别是壁画的神话结构和壁画排序的宗教意涵进行着重探讨,另一方面也对清代以来武当山地区真武信仰进行梳理。
【关键词】:真武修真图 武当山 玄天上帝启圣录 真武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3
  • 1 论述背景:武当山与真武道场13-18
  • 1.1 武当山真武信仰之流变13-16
  • 1.2 清代武当山朝山进香之传统16-18
  • 2 关于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的综合考察18-28
  • 2.1 磨针井历史沿革与建置环境18-22
  • 2.2 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的现状22-28
  • 3 磨针井祖师殿《真武修真图》内容考证与故事来源28-49
  • 3.1 结合《玄天上帝启圣录》看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的绘制内容28-42
  • 3.2 道统与民间——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的故事来源分析42-49
  • 4《真武修真图》的排序及神话结构分析——与《玄天上帝启圣录》、《武当嘉庆图》、《真武灵应图册》相较49-56
  • 5 圣俗之间——对磨针井祖师殿《真武修真图》的图像分析56-71
  • 5.1 磨针井《真武修真图》的构图方式57-61
  • 5.2 童真内炼——磨针井《真武修真图》中真武形象的微观分析61-66
  • 5.3 悟杵成针——磨针井《真武修真图》中“磨针井”的图像意涵66-69
  • 5.4 观音试心——以观音图像为例看磨针井《真武修真图》中的修复痕迹69-71
  • 结论71-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9
  • 插图目录79-82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东;;宋代临济禅宗安庆传灯考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宋馥香;;浅议祝穆《方舆胜览》的编纂旨趣与特点[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朱圣钟;;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马强;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5 侯阳;;从农副业专业户的出现看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农村家庭产业结构之变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朱英贵;;生态天府 人文蜀都(上)——试论中国成都的城市形象定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孙启祥;;川陕古道上的七盘岭和七盘岭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金生杨;;文翁化蜀的历史反思[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祁和晖;;弘扬大禹三重身份所属文化内涵 建设西蜀羌乡大禹故里文化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陈曦;;宋至清荆江南岸分流四口的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宋馥香;;祝穆《方舆胜览》的著述旨趣及其编纂特点[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赵君尧;;论宋代闽都教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方挺;林凤;;古籍用纸中常见的竹纸片谈[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高凡;宋代明堂礼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卓玉;逯钦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丽仙;妈祖神格化的路径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大伟;11世纪到14世纪泉州与印度洋的贸易和泉州区域社会的形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亮;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曹臻;《淳熙三山志》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马寅;陆游入蜀(乾道六年—淳熙五年)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志伟;从乡规民约石刻看西南地区民间环境意识(1638年-1949年)[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丽;汉唐时期琵琶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采梅;明清广东新安县城市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2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72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