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找到通往和平之路——从美术现象看1900—1980年间德国的民族心理变化与成长
本文关键词:在对话中找到通往和平之路——从美术现象看1900—1980年间德国的民族心理变化与成长
【摘要】: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波普艺术的泛滥下兴起的新表现主义使行将衰亡的欧洲艺术再现繁荣。它延续了表现主义对德国民族文化的探索,并加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历史、战争、他者。这与它的画家经历了二战后德国的反思以及对曾经敌视的民族的关系调整有关。通过新表现主义一位重要画家吕佩尔茨的作品中可以折射出德国民族心理在二战后的变化:通过对他者的接受和认知,他们重建了自我。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
【关键词】: 二战 新表现主义 德国民族心理
【分类号】:J205
【正文快照】: “作为西方现代艺术的一部分,德国现代艺术理所当然与西方艺术有着相同的发展轨迹;然而作为个体,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李黎阳《德国现代艺术史》1二战结束时,德国的艺术如同这个国家的其他方面,没有能够迅速从战争的废墟中站立起来并重新开始。城市遭到轰炸,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芸;新表现主义新在哪里?[J];美术观察;2001年01期
2 ;意大利新表现主义画家桑德罗·基亚作品[J];美术观察;2001年01期
3 鲍玉珩;钱同琦;;艺术是表现:德国表现主义到新表现主义[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4 张宏伟;;搬用、综合和超越——作为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黄梅;;对话“新表现主义”之后[J];世界美术;2013年02期
6 胡怡闻;;哥布阿群体 新表现主义画风[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年03期
7 陈潇;;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四重奏[J];大美术;2006年04期
8 张黎红;;解读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意大利三C”[J];作家;2008年14期
9 宋小青;李雪;;率直与反叛的交融——新表现主义的精神特质与趋向[J];芒种;2012年13期
10 管郁达;;新表现主义的问题意识与历史意识[J];当代油画;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斯嘉;德国新表现主义:摇滚画布的狂野之心[N];东方早报;2014年
2 鲁虹;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催生新的评价标准[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陈潇;站在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之间[N];美术报;2006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 王镛;情感的变奏[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走近理想世界[N];中国文化报;2004年
6 王端廷;心灵的自传[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尚辉;“意象”与“表现”的文化质感[N];美术报;2006年
8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梦幻般记忆下的风景[N];美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平;绘画的“回归”[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尹祯旋;记忆中存在的风景[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翠;中国新表现主义的精神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建明;中国新表现主义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邹依庆;新表现主义源流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崔龙范;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应彬;美国80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刘敦;话语流变与图像形态[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蓓蓓;论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中形式感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甘霞明;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文化身份问题[D];西南大学;2006年
9 吴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廖琛;德国新表现主义与中国意象表现主义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4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4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