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图”、“相地”到“三远”、“透视”——略论中国山水画空间营造过程中的科技手法与情志弹性
发布时间:2017-08-09 14:23
本文关键词:从“制图”、“相地”到“三远”、“透视”——略论中国山水画空间营造过程中的科技手法与情志弹性
【摘要】:"空间"是山水画创作在二维平面上所着意营建的三维假象,其中涉及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关系的布设,"三远"甚或"六远"的穿插,以大小、浓淡、聚散、显晦、详略等矛盾而又统一的手法的具体运用,等等。总之,对画面"空间"惨淡经营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彰示人性化灌注之后的非自然山水的独有视觉效果。对这种艺术效果的觅索,在多种有关山水画艺术创作的古代文献中都有清晰反映。爬梳这些历代画论,并佐以当代视点,无疑是提炼、澄清、升华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空间"理念及技艺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关键词】: 空间 三远 透视 图式 意境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空间”是山水画创作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如果在二维平面上昧于空间感的营造,则传统山水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象,便失去了寄存、生发的基本条件。一直以来,中国山水画被认为是某种“生存诗意”的载体,而这种诗意,必须依赖合理的结构空间方能落实。这方面,近代画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蕾;;“三远”还是“三维”——幻化了的中国山水画空间表达[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叶孝贤;;“三远”法则与山水画的审美取向[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8期
3 吴同彦;中国画“三远”再探[J];美术;1997年09期
4 李敬;;浅谈“三远”之审美意境[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08期
5 ;三远堂[J];荣宝斋;2012年06期
6 王志刚;山水画中的“三远”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设计版);2003年01期
7 赵建中;刘国芳;;论“三远”法的贡献[J];美术观察;2009年08期
8 高文亮;;从“三远”法看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J];内蒙古艺术;2007年02期
9 刘勇;;也谈“三远”[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孟宪平;;作为山水意境的“三远”——对传统山水画空间概念之反思[J];美术观察;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胜乾;郭熙“三远”之美学解析[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通;从“仰画飞檐”看中国传统绘画的“三远”法[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5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4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