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蜀中游历与其绘画创作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8:58
本文关键词:黄君璧蜀中游历与其绘画创作艺术研究
【摘要】:黄君璧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画坛上举足轻重的“渡海三家”成员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画坛成果颇丰的长青艺术家。因此,国内学术界对黄君璧先生的绘画创作的关注与研究不断升温,学术研讨会与回顾展频仍。多元的历史语境与复杂的当下生活环境,丰富了关于黄君璧先生绘画艺术的研究视角的同时,关注历史事件与艺术创作的关联性研究,更有助于增强对黄君璧先生绘画艺术的理解。以此为出发点,本文首先从微观介入,关注黄君璧蜀中游历及其创作的关联,结合其绘画写生手稿、绘画作品、交流札记及文章初步还原其蜀中游历的真实语境,并对其蜀中绘画创作进行形式分析,提炼出黄君璧蜀韵风格的绘画语言及技法表现。在此基础上,注重宏观视野的整体把握:一方面,立足于整个大时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另一方面,将黄君璧在蜀间的艺术创作与其他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说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蜀中之行的历史性实践经历,促成了黄君璧从师古到师法自然的转变,又是他后期从师法自然到师法内心升华的契机。因此,黄君璧不是一个沉溺于传统无法自拔的守旧者和顽固者,而是一个勇于坚守传统和不断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前行者和探索者。
【关键词】:黄君璧 蜀中游历 绘画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绪论6-11
- 第1章 黄君璧前期的艺术历程及入蜀之前的时代背景11-17
- 1.1 黄君璧前期的艺术历程11-14
- 1.1.1 师法名家名作的早期求学经历(1914年—1922年)11-13
- 1.1.2 交游广浙的早期画坛游历经历(1923年—1936年)13-14
- 1.2 入蜀之前的时代背景14-17
- 1.2.1 社会政治背景15
- 1.2.2 国画创作领域的背景15-17
- 第2章 蛰居蜀地:黄君璧的交游与足迹17-25
- 2.1 与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的交往情况17-22
- 2.1.1 与徐悲鸿探索近代美术教育17-19
- 2.1.2 与张大千互赠藏画19-20
- 2.1.3 与傅抱石亦师亦友20-22
- 2.2 游历与写生情况22-25
- 2.2.1 史料中黄君璧的蜀中足迹22-23
- 2.2.2 写生作品中黄君璧的蜀中足迹23-25
- 第3章 黄君璧蜀中时期的绘画风格25-42
- 3.1 蜀中时期的绘画语言形式25-33
- 3.1.1 主题内容25-28
- 3.1.2 构图样式28-30
- 3.1.3 赋彩风格30-31
- 3.1.4 点景形象31-33
- 3.2 蜀中时期的笔墨技法体现33-39
- 3.2.1 云法33-34
- 3.2.2 水法34-36
- 3.2.3 石法36-38
- 3.2.4 树法38-39
- 3.3 蜀中时期的画面意境39-42
- 第4章 结论42-47
- 4.1 蜀中游历对黄君璧绘画创作的影响42-44
- 4.2 黄君璧蜀中游历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44-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毋凡;;写生对二十世纪后半期山水画的影响[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传席;;评现代大家与名家·黄君璧[J];国画家;2004年01期
3 刘平衡;国画宗师黄君璧与山水画[J];两岸关系;1998年10期
4 陈筠;;白云怀古国 黄君璧回家[J];两岸关系;2009年09期
5 岑学恭;怀念黄君璧先生[J];文史杂志;1986年02期
6 俞守仁;黄君璧前期山水画轨迹之探讨及其他[J];新美术;199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彦嘉;浅析“写生”对黄君璧绘画创作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2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5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