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戏图到丰子恺的儿童漫画
本文关键词:从婴戏图到丰子恺的儿童漫画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传统婴戏图发展脉络以及近代丰子恺儿童漫画的特点,将这两者放在一起,深入研究丰子恺的儿童漫画与传统婴戏题材作品的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丰子恺儿童漫画发展的独特之处,进而探讨两者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婴戏题材绘画主要以儿童生活场景为主要描绘对象,多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与纯真自由等美好的精神特质,而艺术家也通过儿童寄托自己对纯真与童心的向往之情。婴戏题材作品历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而“婴戏图”这一绘画题材在美术史中也是源远流长,婴戏题材绘画属于风俗画系统,在艺术进程中有着自己的传承与发展特点。丰子恺先生更是以表现淳朴的儿童世界见长,丰子恺的儿童漫画不仅以新的形式继承与发展了这一绘画题材,而且题材和内容更丰富,表达也更亲切和细腻。本文最后更是从儒、释、道三家文化源头深入探讨两者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婴戏图 丰子恺儿童漫画 童心 纯真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第1章 传统婴戏题材绘画作品发展脉络7-24
- 1.1 初具形状的唐朝7-10
- 1.2 繁荣发展的宋朝10-15
- 1.3 转型过渡的元朝15-16
- 1.4 全面发展的明清16-24
- 第2章 丰子恺的儿童漫画24-37
- 2.1 丰子恺儿童漫画作品介绍24-27
- 2.2 丰子恺儿童漫画的特点27-35
- 2.2.1 平淡而不掩温腴,拙讷而内涵智慧27-28
- 2.2.2 天真烂漫的童心28-32
- 2.2.3 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同情和理解32-35
- 2.3 丰子恺儿童漫画与传统婴戏题材作品的传承与发展35-37
- 第3章 儿童题材绘画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37-45
- 3.1 不同时代不同的风俗特点37-39
- 3.2 儒释道三家文化内涵39-45
- 参考文献45-46
- 致谢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伊菁;;丰子恺《口中剿匪记》情缘[J];世纪;2000年04期
2 朱晓江;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丰子恺的艺术观与科学观[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邹焰;丰子恺散文浅论[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黄海红;阅读心灵———丰子恺散文精神琐谈[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艾华;绝版丰子恺——《丰子恺艺术读物》编辑札记[J];书屋;2002年11期
6 孙良好;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J];语文建设;2003年07期
7 祁敏;“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论丰子恺散文的细碎之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李力;琐屑平凡 率真纯情——论丰子恺散文特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丰子恺图传[J];博览群书;2005年01期
10 孙莲莲;邹红;;缘——丰子恺与宗教[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阳羡客;;有感于丰子恺的京剧缘[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2 王泉根;王蕾;;佛心·童心·诗心——丰子恺现代散文新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柳霞;;丰子恺的出版情怀[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璋;丰子恺的人格特征与佛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赵燮 金池;纪念博学多才的漫画家丰子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周易;走近丰子恺[N];人民日报;2003年
4 李海珉;弘一与丰子恺的缘缘堂[N];团结报;2002年
5 蔡琦;漫画之乡有了丰子恺传人[N];嘉兴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侯丽;上海丰子恺旧居:“民办公助”的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冯红;佛性童心丰子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张寿江;丰子恺留下的一册美术理论书[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柳森;拿什么来挽留身边的“丰子恺旧居”[N];解放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陈心怡;丰子恺旧居保护,,难题可解吗[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黄思源;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冉祥华;丰子恺美学与艺术思想的佛学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斌;丰子恺绘画中的诗意[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媛媛;丰子恺散文中的漫画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彭英;丰子恺与儿童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晓彦;论丰子恺的儿童生活观[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甘林全;论佛儒思想对丰子恺散文创作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增莉;民国时期中国漫画理论的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罗无双;中美儿童科学绘本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莹;《开明国语课本》插图中身体现象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8 刘月梅;从婴戏图到丰子恺的儿童漫画[D];青岛大学;2015年
9 姚磊;论丰子恺散文中的人生境界[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高榆;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4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5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