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述藏书票艺术中的黑白木刻藏书票

发布时间:2017-09-01 14:05

  本文关键词:浅述藏书票艺术中的黑白木刻藏书票


  更多相关文章: 藏书票 黑白木刻 创作


【摘要】:藏书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是实用性艺术,所以更与人贴近。它是版画的分支,却又特点鲜明的在版画大家庭中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它小而精,更是拥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的美称。中国的藏书票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道路,在世界藏书票史上虽较晚登台,但近年来随着这门艺术慢慢的被大众所了解,中国的藏书票已越来越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黑白木刻藏书票,不仅历史传承悠久,更能表现中国特色,在世界上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外界联系的加深,应该取长补短,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使中国藏书票不仅拥有自身特色而且与世界接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黑白木刻藏书票进行简单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黑白木刻藏书票。文章会从藏书票的起源、文化传承、创作思路、艺术家们对黑白木刻藏书票的推动影响及中外黑白木刻藏书票的特色与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黑白木刻藏书票方面,笔者会用自己在创作中的所思所感来进行论述。藏书票在目前中国的艺术大环境上属于小众的艺术,笔者会对国内外著名版画艺术家的黑白木刻藏书票作品进行举例赏析,使大家对藏书票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同时,更加了解黑白木刻藏书票。黑白木刻藏书票历史悠久,可谓藏书票之祖。所以更应当在保留传统美的同时吸纳新鲜血液,开拓创新丰富创作元素,让这一独特形式的艺术发扬传播。
【关键词】:藏书票 黑白木刻 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藏书票简述7-10
  • (一)什么是藏书票7
  • (二)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7-8
  • (三)藏书票的开天辟地8-9
  • (四)藏书票的种类与形式9-10
  • 二、黑白木刻藏书票的创作10-12
  • (一)黑白木刻藏书票的独特性10-12
  • (二)创作黑白木刻藏书票所要注意的问题12
  • 三、名家,版画家对黑白木刻藏书票的推动与作品赏析12-29
  • (一)鲁迅在版画(藏书票)中的地位13-14
  • (二)国内名家的黑白木刻藏书票14-25
  • (三)国外名家的黑白木刻藏书票25-29
  • 四、我的黑白木刻藏书票创作29-33
  • (一)走进藏书票29
  • (二)我的黑白木刻藏书票创作29-33
  • 五、中国黑白木刻藏书票与国外黑白木刻藏书票相比的特色与不足33-34
  • (一)中国黑白木刻藏书票的创作特色33
  • (二)中国黑白木刻藏书票发展中的不足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品入选及获奖情况36-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雪飞;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J];内蒙古艺术;2002年02期

2 王文明 ,范国华 ,宋光智;黑白力量 王文明·范国华·宋光智黑白木刻作品选[J];美术学报;2003年02期

3 袁宙飞;;黑白之道浅议——从黑白木刻谈起[J];艺术探索;2006年03期

4 冀荣德;;江南桥韵——我的黑白木刻[J];美术;2007年04期

5 戴政生;;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勃兴[J];今日艺术;2008年08期

6 赵虹;;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7 李成林;;浅谈黑白木刻的战斗性[J];美术向导;2009年04期

8 杨明;;浅谈黑白木刻艺术创作[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厚夫;;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观刘宏祥黑白木刻画[J];走向世界;2010年25期

10 陈邕;李世超;;谈黑白木刻教学[J];美术大观;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厚夫;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N];美术报;2010年

2 李运河;我收藏的领袖木刻像[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嘉南;朝鲜族传统面具造型在黑白木刻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栾赛;书籍插画中黑白木刻的媒介特征与艺术语言[D];山西大学;2015年

3 韩晶;当代黑白木刻创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贾祥炎;汉画像石与中国现代黑白木刻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王玮;探寻黑白木刻版画中的节奏和韵律美[D];苏州大学;2015年

6 唐玉晨;浅述藏书票艺术中的黑白木刻藏书票[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智勇;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顾盼;20世纪上半叶德国黑白木刻对中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9 姚友彬;现代黑白木刻表现形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10 孙慧慧;以康宁为代表的当代黑白木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7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