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5:08
本文关键词: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特点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美术历史中,关于辽代的研究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美术学研究历史中的比较薄弱的环节,尽管在我国建国后有发现辽代的有关文物图画,但是数量极其有限,并没有对基础薄弱的辽代美术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使得其有关的研究也是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因此将以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特点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对下巴里的壁画中的人物造型进行研究。同时为了论文写作的实际需要,在这里写作将稳扎能够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分别是:绪论作为文章的第一个章节,讲述的是整篇论文的选题的缘起和选择这个题目作为研究对象所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第二部分是论述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概况,分别是从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绘制的时代背景和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分布及保存状况两个方面进行的论述。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分析与审美特点。第四部分论述的是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对后世绘画创作的影响,在这一章中主要是从促进少数民族绘画创作的延续论述,包括促进少数民族绘画技术的延续、绘画题材的延续、绘画图形的延续三点;而在其对中原汉人美术创作的影响的分析中主要是从其表现手法在汉人的得到较大应用和促进了中原汉族的墓室绘画的形成及促进南北绘画文化大交流的历史局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文章的结尾做全篇论文的总结,并且从中总结出论文的结论。
【关键词】:人物造型 墓室壁画 宣化下巴里 绘画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9-11
- 1.1.1 选题的缘由9-10
- 1.1.2 选题的意义10-11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11-14
- 1.2.1 概念界定11
- 1.2.2 文献综述11-14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概况16-23
- 2.1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绘制的时代背景17-20
- 2.1.1 辽代独特的国家格局17-19
- 2.1.2 兼容并蓄的宗教思想19-20
- 2.2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分布及保存状况20-23
- 2.2.1 壁画的分布20-21
- 2.2.2 墓室壁画揭取及保存状况21-23
- 第3章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分析与审美特点23-45
- 3.1 人物题材为主的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23-26
- 3.2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采用的艺术语言26-32
- 3.2.1 壁画人物的造型分类26-28
- 3.2.2 人物造型采用的艺术语言28-32
- 3.3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体现的审美特点32-40
- 3.3.1 壁画人物造型风格与民族性格的统一32-34
- 3.3.2 工笔重彩的写实技法34-38
- 3.3.3 质朴的平民情怀38-40
- 3.4 与其他辽墓壁画在人物造型特点的比较40-45
- 3.4.1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和库伦旗辽代墓室壁画的比较40-43
- 3.4.2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与羊山辽代墓室壁画的比较43-45
- 第4章 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对后世绘画创作的影响45-52
- 4.1 促进少数民族绘画创作的延续45-48
- 4.1.1 促进少数民族绘画技术的延续45
- 4.1.2 促进少数民族绘画题材的延续45-47
- 4.1.3 促进少数民族绘画图形的延续47-48
- 4.2 对中原汉人美术创作的影响48-52
- 4.2.1 表现手法在汉人绘画创作中的应用49
- 4.2.2 促进了中原汉族的墓室绘画的形成49-51
- 4.2.3 促进南北绘画文化大交流的历史局面的形成51-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导师简介57-58
- 作者简介58-59
- 毕业作品59-60
- 学位论文数据集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沙;;国教道观壁画精粹永乐宫《朝元图》赏析[J];农业考古;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798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9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