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融合——徐悲鸿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7:27
本文关键词:差异与融合——徐悲鸿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术教育 课程体系研究 课程论 课程内容改革 艺术教育 教育思想 融合模式 学校教育 土山湾画馆 二元对立
【摘要】: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因此,对课程内容改革是艺术教育改良的核心内容。早在20世纪初,救亡与启蒙运动相互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以来的中国美术教育,其课程改革出现了从中西之争到新旧之争,全盘西化与激烈的反传统思潮,冲突、交融、嬗变尤为激烈。从课程论来看,当时中国美术教育存在三种模式:工业模式~([1])、二元对立模式~([2])、折衷模式~([3])。徐悲鸿创立的交叉融合模式,是在坚持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将西方课程有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程论;课程内容改革;艺术教育;教育思想;融合模式;学校教育;土山湾画馆;二元对立;
【基金】: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106112015CDJSK05XK10
【分类号】:J20-4
【正文快照】: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T·核心地位,教ft的丨丨标、价主要通过课z来体现和实现.W此,对深R内矜改中:足艺术教ft改良的核心内矜yU20世纪初,救I、:R,
本文编号:799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9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