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自我与救赎—丢勒正面自画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9:33

  本文关键词:自我与救赎—丢勒正面自画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1500年自画像 艺术家需求 神性 人性


【摘要】:西方绘画史上,自画像以肖像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形式存在着,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艺术家们凭借着娴熟的技巧、用永久性的媒介工具将“视觉化”的自己绘制在画板上供人观赏,也可作为文化遗产永久的保留下来。从某个角度来说,画似其人。大师们的自画像好似一扇转换时空的任意门,观者可以随意来回地穿梭于两个时空中。这扇任意门为我们揭秘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也为我们理解他们绘画道路上坚持和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年——1528年)成长于北方中世纪保守禁锢的传统文化中,却深受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人文主义”思潮洗礼,变身为德意志人文主义先驱。他既是贯穿于南北艺术要道的关隘,也是连接中世纪和近代艺术的桥梁。他创作的肖像画无论在德国绘画史上或者是西方绘画史上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拥有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他为自己绘制了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善用纤毫毕现的刻画手法将自己的形象如同常青树一般永久的刻烙在历史的长廊中。画面以持笔叙述者的角度,毫无顾忌地将自己情感融入。这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人情世态的感触,也是对主观自我认识与自我追求的诉求。丢勒1500年自画像备受世人瞩目,世人都将其称赞为“神性”自画像。巧妙的大卫之星构图、人物正面呈现、手势指向、特别的注释,它被认为是一幅极为自负的自画像招致世人争议。高超的绘画技巧、完美的人物诠释让它成为肖像绘画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本文以丢勒创作于1500年“神性”自画像为主体研究对象,以点触面、由浅到深的研究方式解析这幅画的形式特点及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和作者民族特性来浅谈这幅画造诣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1500年自画像 艺术家需求 神性 人性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绪论6-8
  • 1.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6-7
  • 2.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在国内的研究现状7
  • 3.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在国外的研究现状7-8
  • 第1章 自画像简述及丢勒早期的自画像8-16
  • 1.1 自画像的初始状态8-12
  • 1.2 丢勒的早期自画像12-16
  • 1.2.1 卢浮宫自画像12-14
  • 1.2.2 普拉多自画像14-16
  • 第2章 丢勒正面自画像16-23
  • 2.1 正面自画像的表象研究16-18
  • 2.2 自我审视与救赎18-23
  • 2.2.1 画家与自己和模特三者合一的指向18-20
  • 2.2.2 大卫之星式构图20-21
  • 2.2.3 创作者注释21-23
  • 第3章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的美学成因23-27
  • 3.1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形成客观原因23-24
  • 3.1.1 民族痕迹23-24
  • 3.1.2 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对丢勒自画像的影响24
  • 3.2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形成主观原因24-27
  • 3.2.1 丢勒及德国人所特有绘画民族性24-25
  • 3.2.2 丢勒本人独有艺术追求在这幅自画像中的显现25-27
  • 第4章 结论27-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3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柏年;;文艺复兴时期阿尔卑斯山北麓的肖像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961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961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