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具象艺术中的抽象元素
本文关键词:新具象艺术中的抽象元素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具象艺术不断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间的冲击与磨合必然会产生新的历史事物。在艺术的领域中,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的各种元素之间的不断相互分化与重结,这些分化与重结的结果,引起了艺术家们对传统具象艺术的反思,并结合时代精神对具象艺术进行了新的诠释。这种进行了全新观念阐释的具象艺术,是在传统的具象艺术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受到了来自抽象艺术因素的冲击,此时的具象艺术从定义上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艺术领域中,通常认为凡是能被人识别的,并且真实存在的艺术形象都可以称为具象艺术。所以新具象艺术与传统的具象艺术相比而言,更加具有多元化与多样化,这些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抽象元素在具象艺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并通过在新具象艺术作品里空间及形式中的创新,色彩的抽象化等方面具体展现。新具象艺术将人与物、世界、时空等巧妙的处理在同一张画面上,在抽象的拆分后重新组合,以一种和谐而崭新的方式存在着,让你觉得即超脱现实,同时又在情理之中。经过分解与重组的新具象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虚拟存在的,也是抽象因素在具象艺术中的运用。在何多苓、岳敏君、菲利普·帕尔斯坦等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空间上的延伸性及趣味性的加强,还表现为色彩的抽象化、形式的独特性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是抽象因素在新具象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新具象艺术 抽象因素 空间 形式 真实性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6
- 第一章新具象艺术的产生及发展6-12
- 1.1 新具象艺术的产生6
- 1.2 新具象艺术与传统具象艺术6-7
- 1.3 新具象艺术中的“抽象元素”7-12
- 1.3.1 形式美感的展现7-10
- 1.3.2 丰富情愫的体现10-12
- 第二章对新具象艺术作品中抽象元素的解析12-21
- 2.1 新具象作品里空间及形式中的抽象因素13-18
- 2.1.1 空间的多元化与梦幻性13-16
- 2.1.2 造型的真实性与象征性16-18
- 2.2 新具象艺术作品里色彩的抽象化18-19
- 2.3 新具象艺术作品中传递的真实情感性19-21
- 第三章新具象艺术中的抽象因素对我创作的重要意义21-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26-27
- 致谢27-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倩;我的山水 美丽人生[J];美术观察;2005年07期
2 马琳;;对“具象上海2006”的阅读[J];上海艺术家;2006年03期
3 贾国恒;;科学发展的哲学基础论析——基于具象与类型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宁;;具象与真实滋生出的抽象人性[J];东方艺术;2012年19期
5 中佑原介;董惠宁;;具象画的现在与未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1年02期
6 南峰;具象艺术的震撼──评《20世纪欧美具象艺术》[J];美术之友;1996年05期
7 炯一;;具象的诉说——写在《新具象十人展》[J];中外文化交流;2008年01期
8 殷小烽;所谓具象[J];雕塑;2003年04期
9 冉献东;论“新具象”[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来源;从新具象艺术看绘画的回归趋势[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大宣;叶建新;张国珍;;电视场景造型三种表现形式[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策展人 郭恬熙;游走于抽象与具象的两极[N];北京商报;2013年
2 王涛;具象天平[N];上海法治报;2014年
3 覃佐菊;具象的意义[N];文艺报;2003年
4 黎小强;具象水墨的抽象性[N];美术报;2004年
5 美周刊;特米斯艺术馆:新具象十人展[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记者 唐永明;视象的凝聚[N];美术报;2012年
7 林娟;具象写实的光芒[N];福建日报;2005年
8 子峰;在“具象水墨”中辛勤探索[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沈明涛;虚构邮集之我见[N];中国集邮报;2012年
10 李振军;抽象的艺术与艺术的抽象[N];安徽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锡龙;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关系[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2 金尔立;浅析黑白灰在新具象油画中的运用[D];上海大学;2015年
3 张美玲;新具象表现语言之我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薇;新具象艺术中的抽象元素[D];青岛大学;2015年
5 陈峰;从具象写实到具象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万静;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探析[D];安徽大学;2015年
7 张冕;浅谈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发展现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冯啸;论场景因素在具象人物画中的情感传达[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9 王汉英;守望具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刘娜;中国新具象油画语言的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8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998452.html